推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讓“生態紅利”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我省首次建立河湖水生態產品價值測算體系
近日,省水利廳聯合河海大學共同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河湖水生態產品目錄清單》(以下簡稱“目錄清單”),首次建立起河湖水生態產品價值測算體系,并完成初步測算成果。目錄清單的制定,有利于推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生態紅利”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助力幸福河湖建設。
自2022年河北省全面部署幸福河湖建設以來,通過持續實施河湖綜合治理,全省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管護能力大幅提升。省水利廳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河北省已建成幸福河湖255條(個)。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定目錄清單不僅對河湖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更構建出一套科學的價值核算體系,為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提供了制度基礎與技術路徑。
摸清底數是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必經之路。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河海大學深度參與河北省河湖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相關工作,并依托其在河湖長制與幸福河湖建設領域的扎實積累,組織開展典型河湖調查監測工作。滹沱河作為石家莊市構筑“擁河發展”經濟帶的重要生態支撐,是河北省首批河湖水生態產品價值測算中城市河湖的典型代表。近日,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專門組織調研團赴滹沱河流域開展實地調研,走訪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石津灌區等地,利用多種方式系統收集水利工程、生態旅游、文化保護及產業發展等第一手資料,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與轉化機制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河北省將持續完善典型河湖調查監測,逐步建立健全價值核算、經營開發、保護補償等一系列機制,推動水生態治理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苑立立、王宇澄)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