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遇見你丨11年、213位抗戰老兵 他們用鏡頭守護“永不褪色的記憶”

2025-09-04 09:28:30  來源:央視新聞

  視頻中展現的抗戰老兵的照片,出自河北唐山的戚輝之手。從2014年開始,他的足跡遍布京津冀地區。至今,他已尋訪到213位抗戰老兵,用鏡頭將他們的形象定格,用影像記錄英雄的榮光。前段時間,老兵們收到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戚輝和他團隊的志愿者們也再次出發。

  拍攝老兵風采

  聆聽戰斗故事

  在唐山曹妃甸八路軍老戰士孫圣臣的家中,戚輝再一次為這位百歲老兵拍照。這一次,孫圣臣的胸前又多了一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

  2017年,戚輝尋訪到了老兵孫圣臣。此后,他年年都來探望,除了給老人拍照,更多是聽這位穿越戰火的老戰士,講述那段崢嶸歲月。

  八路軍老戰士孫圣臣(100歲):在1944年我參軍的時候,“麻雀戰”就是打三五下、一個半鐘頭,勝了就勝了,不勝就跑。時間長了,日本鬼子、治安軍(偽軍)就會圍攻。

  在戚輝看來,這些口述歷史非常珍貴,每次,他都用手機錄音,之后再整理成文字資料。

  八路軍老戰士孫圣臣(100歲):打了三天三夜,我們借老百姓的破棉襖、破棉被,用水弄濕了頂著沖進去。

  除了這些交往已久的老兵,戚輝也一直在尋訪的路上。98歲的韓啟民是他今年剛拍攝的。最近,戚輝再次登門拜訪。

  韓啟民曾在冀東戰區遷青平聯合縣擔任文書,長年在山洞里刻寫蠟版,雙手因寒濕落下了殘疾。

  八路軍老戰士 韓啟民(98歲):當時環境殘酷,因為敵人掃蕩嚴重,最后就跑到喜峰口外邊的無人區。解放區的同志們幫著開挖山洞密室,在無人區的山洞里完成刻印工作,現在手還疼,這是我們作為中國的一分子應該做到的一點小事。

  戚輝:我也想借著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的機會,再為老人們拍拍照片。他們心目中沒在乎過錢,但他們在乎榮譽,他們沒在乎過生死,但他們怕他們經歷的這份“血與火”被后人忘記。

  和時間賽跑

  加速尋訪不留遺憾

  戚輝是中國聯通河北唐山分公司的一名員工,攝影是他多年的愛好。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戚輝認識了唐山玉田縣的抗戰老兵王永貴。這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戰士深深地打動了戚輝。

  01:57

  戚輝:王永貴老人說幾十年來,他從來沒有跟他的兒孫們提起過去。老人講到這里,讓我肅然起敬,我被深深地觸動了。所以,從見到王永貴之后,我暗暗下了決心,就是更廣泛地尋找這樣的老軍人們。

  △戚輝為王永貴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這是戚輝為王永貴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從此,他開始了尋訪抗戰老兵的旅程。2014年冬天,戚輝本想去看望一位老兵,卻因大雪推遲了一周。等他趕到時,老人已被送進了ICU。

  戚輝:我們趕到醫院隔著ICU的玻璃看了老人,老人在那之后的三四天就辭世了。我們的鏡頭里永遠失去了這樣一位老兵,沒有記錄,這是最大的遺憾,也是最大的傷痛。

  這份遺憾,讓戚輝加快了腳步,把自己的精力更多投入這件事。四處尋訪,拍攝整理,不光花費時間,也需要不少費用。起初,戚輝的家人并不理解。

  戚輝妻子 郭曉玲:他特別執著,當時我很不理解,但他就是認準了這件事。現在我理解了,這也是一種大愛。我看到他和八路軍的交流,特別感動。

  為了這份執著,戚輝曾三次賣掉鏡頭補貼尋訪開銷。慢慢地,家人成了他的助手,身邊也匯聚起了更多有志于此的志愿者。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讓那段記憶永不褪色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跟隨戚輝的腳步,開啟了公益之路。11年來,這個團隊行程7萬多公里,為213名冀東抗戰老兵留下了珍貴影像,舉辦“永不褪色的記憶”大型專題攝影展。而在鏡頭之外,戚輝和志愿者們常常去看望陪伴這些老兵,聆聽他們的故事。很多老兵雖然已經離世,但他們留下的故事卻始終感動人心。

  02:59

  已經去世的抗戰老兵吳邦,有一張珍藏一生的照片——那是戰地記者雷燁在吳邦參軍后不久為他拍下的。吳邦曾對戚輝說,當年膠片特別珍貴,雷燁自己都沒有一張照片,卻給他留下了參軍時的影像。

  △抗戰老兵陳振民

  抗戰老兵陳振民生前累計捐款超過50萬元,自己卻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老舊樓房中。臨終時,還將遺體捐獻給了醫療事業。老兵們的故事,讓戚輝和團隊志愿者深受觸動。

  戚輝:他們當年從來沒想過活著回來,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英雄。這樣的感觸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和團隊的志愿者們。

  如今,戚輝的公益攝影團隊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近80人。他們整理出60萬字口述史料、160余篇抗戰資料,出版畫冊《永不褪色的記憶》,并在多地舉辦攝影展,觀展人數突破41萬。

  志愿者 趙巍:我看到了老人的這些故事,并且能像一本書一樣傳承下來。我覺得這種精神是非常震撼人心的,我也愿意成為其中一員。

  11年來,戚輝身邊的同行者越來越多,健在抗戰老兵的數量卻越來越少,他們先后為六十多位八路軍老戰士送行,親手為六位無兒無女的老人料理后事。

  在戚輝的尋訪筆記中,很多頁都有折過的痕跡,這是他對仍健在的抗戰老兵做的特殊標記。老兵離世了,他就將折痕壓平。如今,這本筆記只剩下7個折頁。

  戚輝:這些年最大的收獲是我們的鏡頭記錄過200多位老兵,他們的音容笑貌永遠地刻在了我的鏡頭之中。我們的這份公益也在逐步轉變,通過聯合大中小學宣講這些老兵的抗戰歷程。讓后代一直記著,他們就會永遠地活著。

  “我們一直記著 他們就永遠活著”

  這些抗戰老兵義無反顧上戰場時不過十幾二十歲,為民族存亡戰斗,為家人故土拼命,不怕死,不怕傷。老兵韓啟民四肢落下了殘疾,在他看來,這是那時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做到的一點小事。戚輝和他的志愿者團隊,一直追尋的,正是那段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里永不褪色的英雄榮光。

  一個人的是照片,一群人的是歷史。讓犧牲不被淡忘,讓精神永遠傳承,是對英雄最好的致敬。

  (總臺記者 劉麗穎 李文超 劉向遠 馬榮達 張可欣)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 衛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麟游县| 涟源市| 礼泉县| 青岛市| 平湖市| 观塘区| 丘北县| 含山县| 凉城县| 台北县| 长泰县| 利川市| 锡林浩特市| 温州市| 遂平县| 乡城县| 古田县| 昭苏县| 兴化市| 巧家县| 高雄县| 晴隆县| 桃江县| 东港市| 东至县| 当涂县| 元江| 肃北| 三原县| 晋江市| 康定县| 永昌县| 水城县| 安岳县| 阳信县| 桂阳县| 日照市| 疏附县| 勃利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