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新時代教育筑夢人
——我省全面推進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
7月18日至20日,2025年河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師資培訓班在邢臺舉辦。圖為教師進行課例展示。 河北省教育廳供圖
聚得甘露育桃李,春華秋實又一年。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屆教師節。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截至2024年,河北省共有專任教師110.5萬人,其中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100萬人。
近年來,河北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不斷優化教師發展環境,全面推進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
■優師資,建立城鄉教師配置新機制
今年秋季開學,來自河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的7名優秀畢業生入職威縣第一中學。
“最近3年,我們學校招聘了包括公費師范生在內的30余名教師,一批批優秀師范生,成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源頭活水。”威縣一中第一校長魏鳳燁介紹。
曾經,“本地生源留不住,優秀教師招不來”是不少縣域普通高中的困擾。但隨著教學設施的完備,教學環境的改善,畢業后選擇回鄉執教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
讓教育人才有序向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流動,河北省優化師范生公費教育,讓教師源頭培養有保障,自2018年以來,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公費師范生培養體系。
2024年河北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屬公費師范生本研銜接貫通培養模式改革,重點為全省縣(市、區)及以下行政區域培養研究生層次中學教師,探索省屬公費師范生培養新路子。
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河北省將深入貫徹落實《河北省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探索教師教育創新機制改革試點,開展公費師范生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擴大省屬公費師范生本研銜接貫通培養規模,建設河北省國際教師發展研究院。
聚焦優質均衡,河北省加速補齊教師隊伍建設短板,結構進一步優化。
“這個學期我擔任鹽山縣田寨中心小學、圣佛中心小學和朱莊中心小學的體育教學工作。”8月31日,正在做開學準備的鹽山縣圣佛學區“走教”組體育教師李鵬坤說。
專任教師人數不足,是一些農村學校面臨的共性問題。2019年,鹽山縣在圣佛鎮探索解決城鄉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過程中,推行教師“走教”。
“走教”的推行,破解了鄉村教育“小而弱”“散而困”的難題,既保障了課程開齊開足,也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
近年來,河北省優化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機制,加大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力度,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比例超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比例超過實際交流教師總數的20%。
今年,河北省印發《實施適應學齡人口變化切實做好優化基礎教育教師資源配置工作的指導意見》,通過教師轉崗、調整、分流等方式,有效提高教師資源利用效率。全省交流教師2.8萬人,每年選派1000名教師參與“三區”支教計劃,招募1500名銀齡教師。
■重師德,弘揚尊師重教社會新風尚
今年6月,省教育廳舉辦“講述我的育人故事”展示活動。來自全省的14名優秀教師,分享了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無私奉獻、探索創新和自身成長的鮮活故事。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河北省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第一標準,將師德師風教育貫穿師范生培養和教師管理全過程。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近年來,河北省各師范院校系統設計師德培育課程矩陣,以“教育家精神”為核心,增設《教育家精神與新師范教育》等課程;打造燕趙基礎教育名師講堂、師德故事會等浸潤式第二課堂活動;建立師德成長檔案,將志愿服務、鄉村支教、家校溝通案例納入師范生培養、評價過程。
針對在職教師,河北省在中小學教師國培、省培中設置師德師風專題培訓模塊,開設師德教育課程。此外,充分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組織開展省市兩級“講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動,樹立一批師德典型,在全省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全國教書育人楷模7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7個。以身邊好老師引領更多好老師,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更富時代內涵和社會影響。
安居方能樂教,樂教方能優教。全面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必須強化教師權益保障。
為此,河北省在全國率先部署中小學教師減負專項行動,建立省市縣三級社會事務進校園白名單,在各市設立學校監測點,持續鞏固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治理成效。加強各級各類教師待遇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一項項改革措施和一個個暖心舉措,為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提素養,人才梯隊建設量質齊升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有高素質的教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留住好教師,也需要培養好教師。
師范生是“未來的老師”。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河北省開辦師范專業高校45所,共有師范類專業352個,在校師范生18萬人。
為優化教師結構,實現“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河北省以“新師范”教育改革為突破口,以河北師范大學為龍頭,培育1個國家級、3—5個省級師范教育培養基地,探索“新師范”教育改革的河北模式,指導師范院校從管理服務、師范特色、資源保障等方面進行調整優化,制定清晰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在學科培養上,省教育廳以師范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調整為杠桿,指導全省師范院校調整師范類專業259個,新增特殊教育、心理、體育等6個急需專業,淘汰就業率低或認證不達標專業。
河北省還充分發揮高水平大學的學科優勢,優先選取燕山大學應用物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河北大學生物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4個師資雄厚、學科基礎過硬的專業開展教師教育,強化教育學科與理工學科、人文學科的交叉融合,為高中培養一批學科素養扎實、創新能力突出的優質師資。
2025年4個師范專業首次招生效果良好,在吸引優質生源上效果明顯。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河北省師范類院校探索“主修+輔修+二學位+微專業”的培養模式,確保師范生通過輔修、跨專業選課、跨學科科研項目等方式,有效實現未來教師知識結構復合化培養目標。此外,開設智能制造工程、音樂科技與人工智能應用等636個特色鮮明的“微專業”,2025年有4800余名學生完成修讀。
教育強國建設,基點在基礎教育。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提升基礎教育教師整體素質和教書育人能力,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必答題”。
今年4月,河北省燕趙名師進鄉村活動走進正定縣康橋御河幼兒園,為鄉村教師成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和清晰的職業發展指引。
一直以來,河北省始終堅持將提升教師素質能力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任務,通過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優化教師教育體系、加大師范教育支持力度,確保教師素質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這是真金白銀的投入——2010年以來,河北省累計爭取國培、省培專項資金超23.5億元,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137萬人次。
這是培養好教師的不懈努力——創新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設立了省級骨干教師—特級教師—燕趙名師—教育家型教師四個成長梯次。目前,現有省級骨干教師共計4476人,特級教師共計1097人,評選燕趙名師63人,5位教師、5位校長入選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
今年河北省還依托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開展中學在職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提升工作,首期培養300人。啟動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培訓改革試點,遴選5個國培試點縣開展區域特色培訓探索。
培根鑄魂育新人。面向未來,河北省將大力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培育更多“大國良師”,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河北日報記者 陳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