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張京津冀地區的第三代社保卡,能在三地干什么?
可乘坐公交地鐵,能借書,能游覽景區、參觀博物館,還能看病購藥結算……一張小小的社保卡,從通用到好用,承載著三地民生保障,不斷惠及三地群眾生活。
京津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持續推進,三地之間交通越來越便利。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三地人員會面臨異地辦理社保關系轉移、就醫購藥、政務服務等多方面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小事,實際上卻是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京津冀三地以“一卡通”為抓手,聚焦群眾關心的一樁樁民生事項,不斷為社保卡賦能。
服務保障重在便利。針對群眾使用高頻場景,三地共同編制一卡通應用項目清單并實行動態調整。目前,三地共實現25項人社服務事項“一卡通辦”、6.4萬余家定點醫療機構“一卡通結”、3900多條交通線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區“一卡通游”、23家博物館“一卡通覽”、171家圖書館“一卡通閱”。
家住天津、老家在衡水的杜先生表示,三地社保卡暢通后,住院費用報銷起來很方便;來自雄安新區的牛女士刷河北的社保卡,在北京城市圖書館成功借到了書;京津冀參保職工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提交申請即可實現……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區社保卡持卡人數已達1.17億人,電子社保卡簽發量為9687萬張。
小小“一卡通”裝著“大民生”。“一卡通”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促進公共服務“跨省過河”、全面融合,帶來了服務共享、民心聚合,是區域一體化的新探索。
“一卡通”的推行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相信在進一步推廣和深化應用的過程中,會為三地群眾帶來更多便捷和實惠。這需要各地方和部門之間加強信息共享,把后臺數據系統進一步鏈接打通,持續提升其吸引力,讓老百姓真正用得上、用得好。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是“一卡通”的高頻使用者,做好適老化服務,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可以讓老年人在辦理養老金申領等事項時操作更方便,體驗感更佳。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今年,京津冀人社部門簽署了2025年人社協同行動書、人社法治、勞動保障監察等三項協議。其中,社保卡“一卡通”行動計劃明確,拓展深化社保卡在更多民生領域應用。
我們期待這張小小的卡片,解鎖更多領域的創新應用,不斷延長民生清單,為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增添新動力,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王璐丹)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