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央視新聞頻道《河北興隆:開學了!六道河鎮受災學校重建工作達標》報道截圖。
8月23日至8月29日,中央主要媒體報道河北抗戰老兵感人事跡以及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推進文旅融合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積極進展:《人民日報》講述了百歲抗戰老兵李林昌投身革命、不畏犧牲的英雄事跡;新華社報道人民作家徐光耀從戰火中走出、以“鑿真”精神堅守文學理想的動人歷程;央視播發承德興隆受災學校如期開學的消息,恢復重建后的校舍煥然一新;《光明日報》關注秦皇島盧龍在大山里建科技體驗館,為山村孩子播撒科學種子的實踐;《經濟日報》點贊河北“直播+”文旅融合新模式激活夜間經濟、帶動文旅消費;中新社聚焦“中國膠卷之王”樂凱以技術突破成功重返市場,展現出河北產業創新活力。
人民日報
百歲老兵李林昌的信仰與傳承
8月26日,《人民日報》推出《“有人民群眾支持,我們就能奪取最后的勝利”》,講述了百歲抗戰老兵李林昌的故事。李林昌出生于河北高陽,1937年懷著國仇家恨毅然參軍,曾三次負傷、屢次死里逃生,后成為晉察冀抗日武裝部隊冀中敵后武工隊的骨干,也是長篇小說《敵后武工隊》中小李子的原型。在艱苦卓絕的敵后斗爭中,他和隊友發明的“反封鎖”方法在敵后武工隊中推廣。李林昌回憶當年的抗戰經歷深刻體會到,“有人民群眾支持,我們就能奪取最后的勝利”。離休后的他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經常走進學校、機關、企業講述抗戰故事,他教育子女要艱苦奮斗、腳踏實地,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新華社
人民作家徐光耀的文學人生
8月26日,新華社播發《徐光耀:百年人生 一路“鑿真”》,講述了百歲抗戰老兵、著名作家徐光耀的文學人生與精神追求。徐光耀13歲參加八路軍,親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在戰火中堅持學習與寫作,將寫作視為使命與責任。他一生秉持“鑿真”精神,強調做事要認真負責、肯下功夫。為深入創作,他回到農村體驗生活,其代表作《小兵張嘎》影響深遠,晚年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日前,徐光耀文學創作80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他捐出珍藏80年的家書,字里行間既見家國情懷,亦顯戰士決心。徐光耀表示,是自我革命、不斷“鑿真”的精神,支撐他從一名小學生成長為人民作家。
央視
河北興隆
學校如期開學
8月26日,央視新聞頻道播發《河北興隆:開學了!六道河鎮受災學校重建工作達標》。據報道,受此前強降雨和洪澇災害的影響,河北承德興隆六道河鎮的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其中4所學校不同程度受損。災情發生后,當地聯合教體局組織成立專班,制定一校一策搶修方案,開展清淤、排污、消殺、水電檢修等災后修復工作。經過20多天的努力,8月25日,興隆縣六道河鎮所有受災學校如期開學。視頻顯示,重修后的教室窗明幾凈,墻壁粉刷一新,老師在黑板上寫下“歲有新芽,向新而行”幾個大字,歡迎同學們的歸來。學校還添置了100套課桌椅以及多媒體打印機等教學設備,更換了130套床墊床板,對圍墻進行了修砌,從各方面保證孩子們在學校的正常學習生活。
光明日報
河北盧龍
“讓科技在山谷里生根發芽”
8月25日,《光明日報》推出《河北盧龍:“讓科技在山谷里生根發芽”》。報道介紹,河北盧龍左右山谷景區針對當地農村兒童接觸科技資源有限的現狀,打造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華夏脊梁”館和科技體驗館。在“華夏脊梁”館,設置了古今科學家展區、當代科技成果展區、AI交互區等6大展區。在AI數字人技術構建專區,孩子們可以與錢學森、袁隆平等科學家的影像進行互動。科技體驗館引入了無人機編程、宇樹科技機器人等科技體驗項目。該項目旨在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拓寬視野,助力其樹立遠大志向和全面發展。許多學生在參觀后表現出對科學的濃厚興趣以及對大山外世界的向往。
經濟日報
河北打造“直播+”文旅融合新模式
8月24日,《經濟日報》刊發《一座舞臺帶火一座城》。文章介紹,河北唐山遷安一景區推出“直播大舞臺”新型文旅融合項目,通過“線下演出+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激活夜間經濟,帶動文旅消費;在河北晉州西曹村,村民自發打造西曹村大舞臺,“不設限”的群眾參與模式讓鄉村大舞臺人氣火爆。目前河北省已有18個常態化直播大舞臺,因內容模式新、地域文化強、互動人氣高,形成了獨特的“直播+”文旅融合新模式。專家表示,要形成可持續的夜經濟生態,直播大舞臺需鏈接周邊消費、賦能文旅IP、共享情緒價值,建議要進一步增強其文化屬性,比如將地方的戲曲戲劇、非遺結合起來,同時加強公共服務配套,提升應急保障能力,讓“流量”變“留量”。
中新社
“中國膠卷之王”樂凱煥新歸來
8月24日,中國新聞網播發《13年后重返市場 “中國膠卷之王”樂凱煥新歸來》。報道稱,停產13年后,有著“中國膠卷之王”之稱的樂凱重返市場,其C200彩色膠卷一經推出便廣受關注。樂凱曾與柯達、富士齊名,2012年因數碼影像沖擊停產。根據市場調查,中國國內膠卷年銷量約150萬卷,其中近百萬卷由年輕人購買,加之柯達等品牌巨頭相繼復產,樂凱決定重啟生產。復產面臨原料短缺與技術研發多重挑戰,經18個月校企合作攻關,C200于今年7月正式回歸。C200不僅實現100%國產化,并在納米涂層、環保顯影等技術上取得突破。此外,公司還研發出綠色光電材料、低碳環保材料、醫療健康材料等一批前沿新材料,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也為企業未來產業升級持續提供技術儲備。
(河北日報記者李傲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