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科普月9月啟動
我省預計組織3000余場科普活動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孫青 見習記者屈玉琪)今年9月是首個全國科普月。8月28日,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科普月期間,我省各市科協、各省級學會、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園區)、各科技場館和科普陣地等多方力量協調聯動,全省預計開展科普活動3000余場。
省科協科普部部長王立娜介紹,9月13日至14日,我省將集中舉辦未來科技與生態融合展覽、科普優質內容創作工坊、大健康產業政企對接等活動,邀請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業代表、高校師生、社區居民參加,現場將通過5G+AI+VR技術,為公眾提供優質多元的科普體驗。
進入科普月,全省將集聚各類科普主體優質資源,開展9個專項400余場活動。除了進行《科普法》學習宣傳、科學家精神宣講和科技志愿服務,各科普教育基地將依托自身資源,舉辦300余場貼近生活的特色科普活動,省科協計劃面向20個社區舉辦科普知識講座,并聯合國家級學會、省直有關單位圍繞營養健康、智慧水網、產前診斷等主題進行科普,京津冀三地科協還將共同舉辦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京津冀科普閱讀嘉年華等活動,推動三地科普資源共建共享。
作為省級綜合性科技場館,下個月,省科技館推出新展之余,將集全館之力,聯合社會力量,打造“科學歡樂匯”活動品牌。
“科技館里學科學”主打“探館+互動+研學”綜合性科普活動;“科技館里尋寶藏”包含“光影科學夢”影片展映、“光影印跡”球幕影院設備陳列展等多樣化科普展示;“科學之夜嗨科普”版塊里,常設展廳延時開放至20:30,天文觀測體驗、星空主題講座等天文科普活動點亮“科學夜市”。此外,省科技館還將組織業務骨干,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進校園、走基層活動。
“館里還將整合資源,在科普月期間組織一批特色活動。”省科技館館長馮輝介紹,他們將與杭州宇樹科技合作帶來人形機器人表演秀,聯合河北科技大學沉浸式解碼服裝面料中的高科技,燕趙學堂科普月特別節目將邀請專家講述我國高鐵發展歷程,優秀科學家精神短劇展演則將科學與藝術融合,激發青少年科學夢想。
據了解,各省級學會也將發揮學科、專家資源優勢,開展前沿科普報告會和群眾性科普活動。省測繪學會舉辦測繪大講堂,省環境科學學會開展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科普活動。
“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全省整合力量、共享資源、創新形式,以資源‘大薈萃’推動全民‘大科普’。”省科協相關負責人說,首個全國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動既聚焦前沿科技,又貼近民生所需,將為公眾送上一場全民參與、全域覆蓋、全媒體傳播、全月精彩的科普盛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