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算力大會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辦。
日前,2025中國算力大會成功舉辦,會上重磅發布的《綜合算力指數報告》等“1+4”個算力行業發展報告,為全國算力產業發展標定新坐標。
報告顯示,河北綜合算力指數連續2年蟬聯全國榜首,廊坊市、張家口市城市算力分指數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第二。這份亮眼成績單,既是對河北數字基建領域超前布局的“成果檢驗”,更勾勒出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河北路徑”。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綜合算力集算力、存力、運力于一體,三者共同構成數字經濟的核心底座。隨著大模型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蓬勃興起,算力、存力、運力等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水平,已然成為衡量地區數字競爭力的關鍵指標。近年來,河北以系統思維推動“三力”協同并進,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答卷。
廊坊市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
算力為核,總體規模與發展質效雙線領先。作為實現數據價值的關鍵能力,算力直接決定數字經濟的發展活力。報告顯示,河北算力分指數已連續三年全國第一,其在用與在建標準機架規模、智能算力體量均居全國首位。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中國移動京津冀(張家口)智算中心等大規模算力基礎設施集群的崛起,不僅彰顯硬件實力,更標志著區域算力生態日趨成熟。此外,河北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兼顧質效,上架率、PUE(電能利用效率)、算力業務收入等質效指標同步提升,實現資源高效轉化與經濟收益提升的良性循環。
存力為基,需求承接與安全存儲雙向發力。在大數據時代,存力是激活數據價值的前置條件。從需求端看,河北數據存儲需求持續攀升:2024年,全省上云企業突破10萬家,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第一,公共數據歸集量超8000億條;同時,依托環京區位優勢,主動承接北京非核心功能的數據存儲與備份需求,積極打造“算力在哪,存力就在哪”的配套體系。從安全端看,河北全面梳理公共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銷毀等環節安全風險,構建起全生命周期動態安全防護體系。報告顯示,河北存力分指數躋身全國前三,規模與質量齊頭并進,讓數據真正“存得下、管得好、用得安”。
張北縣云聯數據中心園區。
運力為橋,高速互聯與區域協同雙輪驅動。沒有高效的網絡運力,再強的算力與存力也難以發揮協同效應。報告顯示,河北運力分指數位居全國第九,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折射出網絡基礎設施的跨越式發展。目前,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19.7萬個、總量居全國第7,接入6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共同構建起高速、可靠、智能的“數字神經網絡”。更值得關注的是,河北在全國率先構建起一體化算力網平臺體系,實現算力的統一納管和運營,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為數據在京津冀乃至全國范圍高效流通打下堅實基礎。
從“算力領跑”到“三力協同”,河北的數字經濟底座持續夯實。展望未來,隨著算力、存力、運力進一步深度融合,一個更具韌性的數字河北,必將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更強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