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河北保定8月24日電 題:13年后重返市場 “中國膠卷之王”樂凱煥新歸來
作者 趙丹媚 諶詩雨 呂子豪
“停產13年后重返市場,這款復刻經典款的樂凱C200彩色膠卷一上架,就受到廣泛關注。”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焱說。更令他意外的是,購買者中大部分是年輕人。
“色彩迷人有樂凱”——這句曾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承載著幾代人的影像記憶。在膠卷時代,樂凱曾被譽為“中國膠卷之王”,與美國柯達、日本富士在中國膠卷市場上演“三國演義”。但在數碼影像沖擊下,2012年,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的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無奈宣布停產彩色膠卷。
8月20日,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樂凱展覽館展示首發的C200彩色膠卷(右)與老膠卷。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如今,在生產車間里,工人再度有序操作設備,曾一度停產的彩色膠卷,又煥發生機。
“很多‘Z世代’通過長輩傳承或從二手平臺購入老相機,每個月能消費兩到三個膠卷。”今年54歲的陳焱從客戶反饋中學到“Z世代”這一詞匯,并了解到膠片攝影對年輕人而言如同“拆盲盒”——相機款式、膠片本身、沖洗方式等多種變量交織下,讓每一次成像都充滿未知的驚喜。
“決定復產,很大一部分信心也來源于此。”陳焱表示,市場調查顯示,中國國內的膠卷年銷量在150萬卷左右,其中近100萬卷由年輕消費者購買,而全球市場年需求甚至達到千萬卷級別。加之柯達等國際感光材料巨頭已于近年相繼復產,多重因素促使他們決心“重來”。
然而復產之路并不平坦,從原料到技術都是考驗。彩色膠卷生產需要110多種化學品原料,并涂裝在14個涂層,每層僅1微米多的厚度。“停產多年,許多原材料供應商已轉型或退出市場,特別是原本需要進口的十幾種原料,都要從頭研發。”
經過與多所高校18個月的聯合技術攻關,C200彩色膠卷于今年7月正式宣布回歸。“雖然外包裝基本沿用經典,但內涵已大不相同,不僅實現100%國產化,更在納米涂層、環保顯影等關鍵技術性能上取得突破。”陳焱補充道,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對膠卷懷有深厚感情的研發人員,不曾放棄。
如他所言,攝影領域正經歷一場“復古回潮”。社交平臺上,膠片相機、CCD相機、撕拉片……這些“復古”物件,因其獨特的成像質感或過程體驗,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出片神器”。
某二手平臺相機賣家劭秋明分析:“一方面是明星‘曬機’帶火了同款,另一方面人們認同這種復古審美,并將其視為一種個性表達。”劭秋明說,許多商家也順勢抓住這一風口。
8月20日,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膠卷掃描作業。 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為降低年輕用戶的體驗門檻,樂凱推出“59元(人民幣)包沖洗掃描+打印照片”一站式服務,開發了一次性膠卷相機、相冊、相框等衍生產品,并計劃開展系列線上線下活動,構建“膠片+”文化生態。
更值得關注的是,膠卷生產中積累的核心技術正在得到新的應用。據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紀雪梅介紹,基于膠卷的“成膜、涂層、微結構”三個核心技術,公司已研發出綠色光電材料、低碳環保材料、醫療健康材料等一批前沿新材料,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也為企業未來產業升級持續提供技術儲備。
紀雪梅說,隨著最后一批熟悉膠卷生產工藝的老師傅陸續退休,樂凱在新舊交替中努力守護著這份珍貴的技術火種。在數字化浪潮中,那些看似過時的技藝,悄然孕育著新的突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