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經濟的活力,體現在讓更多的勞動個體能夠與時代共進,享受時代紅利。數字經濟時代,多數人對于"上鏈接"這三個字都不陌生,可要讓更多的人能坐到直播間里說出這三個字,并且讓它變成真金白銀的收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在河北省邯鄲市,政府通過"共享直播間",讓這件事兒變成了可能。
邯鄲市民曹靜月是一名舞蹈老師,這兩年她選擇在家里做直播帶貨,通過賣舞蹈課和舞蹈服增加一些收入。前不久,她搬進了一個專業的直播間。
邯鄲市民 曹靜月:
有非常專業的打光,冬暖夏涼,我們還是一個免費的場地,針對創業者來說真的是非常合適。
這個直播間就在邯鄲市最熱鬧的新華街,隨著夜幕降臨,直播間格外吸睛,這讓一身紅衣翩翩起舞的小曹除了線上的粉絲,還多了線下的觀眾,她直言,這樣帶起貨來更有氛圍了。自打用上這個"共享直播間",自己的帶貨收益已經翻了10倍。
邯鄲市民 曹靜月:
趕緊把下周"共享直播間"使用時間約上,每天還都蠻難約的。
曹靜月所用的這個直播間,叫做"共享直播間"。邯鄲叢臺區為了幫助更多人直播帶貨,已經在繁華商業街區搭建了兩個。并且完全"免費"向市民開放。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后,前來預約的有當地小店主推廣自家產品;也有主播帶貨本地特色產品。
邯鄲市民 黨妍璽:
目前我已經通過這個直播開始受益了,帶給我更多的是自信。
邯鄲市民 白冰楠:
好新奇這個直播間,氛圍感特別棒,想要漲漲粉絲,帶一些我們邯鄲的特產。
會直播的享受"零成本",對于不會直播的,還有"零門檻"培訓!這個小小的二維碼,連接的是叢臺區商務局聘請的專業運營團隊。王冰川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他們既負責共享直播間的運營維護,也會幫"直播小白"盡快上手。
邯鄲市叢臺區"共享直播間"運營負責人 王冰川:
專業技能、流量怎么做、怎么打造流量,我們全部是針對實戰的,就是說你受完培訓一定是能上崗的。
設備免費、培訓免費、核心商圈……當地政府在共享直播間上的投入看似是"單向付出",實則是一筆"雙贏大賬"。據了解,今年五一假期,叢臺區兩個共享直播間首場直播就吸引了線上線下共超5萬人次觀看,本地特色產品關鍵詞搜索量周增150%。
在邯鄲市,除了鬧市區的"共享直播間",還有開在縣城里的直播產業園,比如大名縣的"一品一播"產業園,主打的就是要讓縣域特色產品賣得更遠。
商戶 步志春:
我是小布,我們家三代都在邯鄲大名府做燒餅,這不,在咱們大名縣"共享直播間"里,咱也是主播了。321,大名燒餅上鏈接!
"大名燒餅 酥脆掉渣,"入駐大名"一品一播"產業園后,小布家的大名燒餅走向了世界;"大名小磨油 香飄千里路",香油老板李鳳麗在園區的每場直播,銷量都能達到千瓶以上。
商戶 步志春:
每天播兩個小時,每天就是5000元左右,最遠發到日本,還有美國、澳洲都有。
商戶 李鳳麗:
我們翻了兩三倍的銷售,像我們做企業的話,現在心里邊是笑著去做。
像這樣配備高清攝像頭、專業麥克風的共享直播間,在大名縣一品一播產業園共有12個,它們同樣是免費向商戶開放??h商務局的李延廣局長告訴記者,這些直播間集納了燒餅、香油、花生、面粉、大蒜等1200多種大名特色農產品。除了本地商戶自己售賣,還會請專業的主播幫助售賣,在這個專門的展廳,每款產品的特性、售價包括傭金都標注得明明白白。李延廣說,他們對這些產品實行集采,帶貨的價格優勢就有了。產業園還把縣內五家快遞公司整合進來,配套建起零售配送倉和數字云倉,提供"從帶貨到發貨"的一站式服務。這樣一來,物流優勢進一步降低了帶貨成本。
邯鄲市大名縣商務局黨組書記 李延廣:
(有一個)賣服裝的商戶,之前他發貨的(物流)成本是每件兩塊三,但是現在發貨的成本已經降低到了一塊五左右。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名縣網絡零售額5.59億元,同比增長17.4%;帶貨直播賬號7854個,較去年12月增長235%;從業人員2668名,同比增長736%。
目前,邯鄲市建成了20個縣級綜合直播基地,提供電商實訓實操、網貨打造、品牌培育、直播帶貨等一站式服務,加速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數字經濟生態。
編后話
邯鄲的"共享直播間",關鍵就在于"政府有為"搭平臺、免費用、教技能,實打實地幫普通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首場直播超5萬人次觀看,特色產品搜索量一周上漲150%,直播從業者數量同比增736%,一個個數字實實在在體現了"共享直播間"的含金量。
這種探索也讓我們看到,共享直播間并不只是建幾座房子,而是要建成直播經濟的"城市基站",用它來降低數字經濟的門檻。因此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探索和嘗試,也期待它們能為更多靈活就業人員搭建起一座座橋梁,讓每個人都能在數字經濟時代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流量坐標。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