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訊(記者郝東偉)近日,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旱堿麥產業協會揭牌成立,首批53家涵蓋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環節的企業成為會員,標志著黃驊旱堿麥產業從“單兵作戰”邁向“抱團發展”的新階段。
渤海新區黃驊市地處渤海之濱,鹽堿地分布廣泛,憑借“雨養旱作、天然抗逆”的特性,產出的旱堿麥以高面筋度、濃郁麥香和獨特營養價值聞名。
近年來,該市通過“以種適地”“以地適種”的科技突破,培育出“冀麥32”“捷麥19”“捷麥20”等旱堿麥品種,其中“捷麥20”畝產突破600公斤,為鹽堿地注入“芯”動力。2025年,渤海新區黃驊市旱堿麥種植面積達83.16萬畝,總產量22.34萬噸,帶動9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0余家旱堿麥加工企業發展,形成了集訂單農業、收儲中轉、面粉加工、食品生產等功能于一體的鹽堿地特色農業產業鏈。
據介紹,旱堿麥產業協會將以“全鏈協同、科技賦能、品牌引領”為核心,通過制定種植加工標準、搭建數字化溯源體系、運營“黃驊旱堿麥”區域公用品牌,聯合科研機構開展技術攻關,整合政策、金融、人才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旱堿麥產業全鏈條升級。
“過去企業單打獨斗,在品牌推廣和市場拓展上力不從心。協會的成立,讓我們看到了資源整合的力量,未來希望通過協會平臺,與上下游企業共建質量追溯體系,讓消費者更認可黃驊旱堿麥的含金量。”黃驊市供銷農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簡玉新說。
近年來,渤海新區黃驊市全方位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創新推出了旱堿麥種植生產“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將種植、加工兩個環節涉及多個部門的10個審批事項“打包辦”,壓縮審批時限29個工作日,實現綜合受理、并聯審批、材料共享,推動旱堿麥相關企業高質量發展。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農業農村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立旱堿麥產業協會是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做優做強特色產業的關鍵舉措。這既能破解政府服務與企業需求銜接難題,又能統籌科研、加工、銷售等全鏈條資源,拓寬市場渠道,持續強化“黃驊旱堿麥”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