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shù)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水上奇兵”雁翎隊(文化中國行·走進抗戰(zhàn)專題博物館(紀念館))

2025-08-24 19:47:16  來源:河北新聞網

  


  


  


  


  圖①:雁翎隊使用過的提燈和用具。

  圖②:“大抬桿”信口點火處使用的雁翎。

  圖③:白洋淀航拍。

  圖④: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外觀。

  以上圖片均為李兆民攝

  

  夏日的白洋淀,蘆葦搖曳,荷花綻放。

  從白洋淀旅游碼頭啟程,登上游船,向淀中駛去。水浪一層推著一層,蘆葦蕩一片連著一片。這美麗的水鄉(xiāng)曾是一個堅強的堡壘:80多年前的烽火歲月里,一支英雄隊伍——雁翎隊在這里英勇作戰(zhàn),智斗敵人,守衛(wèi)家園。

  白洋淀,36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143個淀泊相連而成。抗日戰(zhàn)爭期間,這支由當?shù)貪O民與農民組成的英雄隊伍,在葦壕縱橫的白洋淀上,通過水上阻擊戰(zhàn)、端崗樓拔據(jù)點、冰上游擊戰(zhàn)等,與日軍展開殊死斗爭。

  位于白洋淀景區(qū)文化苑內的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是雄安新區(qū)最大的紅色文化紀念館。300多幅歷史圖片,200多件實物展覽,生動再現(xiàn)了雁翎隊英勇頑強、機智靈活打擊日寇的動人故事。

  游船行駛10余分鐘后,眼前的視野逐漸開闊,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映入眼簾,帶領人們走進那段抗戰(zhàn)歲月——

  像大雁一樣守衛(wèi)家園

  “雁翎隊,是神兵,來無影,去無蹤。千頃葦塘擺戰(zhàn)場,抬桿專打鬼子兵”

  步入紀念館,一座主題浮雕震撼人心:數(shù)名隊員或駕駛小船,或手持武器,穿梭在蘆葦蕩中。堅定的眼神、無畏的背影,嚴陣以待的隊員們勇往直前,仿佛隨時準備給敵人以致命一擊。

  雁翎隊,詩意的名字里滿是紛飛的戰(zhàn)火。

  1939年2月,日寇侵占了新安城(當時的安新縣城)并以其為據(jù)點,不斷對白洋淀水陸各主要村鎮(zhèn)進行“掃蕩”和“清鄉(xiāng)”,慘無人道地屠殺人民。

  令人悲痛的遺址照片,觸目驚心的慘案統(tǒng)計表,展板前,不少參觀者駐足停留,久久不能釋懷。

  “為彌補戰(zhàn)爭急需的銅鐵和防范人民抗日,日本侵略者強令水區(qū)獵戶交出銅鐵及土槍土炮。”兩張國畫前,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講解員何丹停下腳步,“這一年秋天,中共安新縣三區(qū)區(qū)委書記徐健等趕赴大張莊,召集獵戶開會,揭露日軍收繳當?shù)厝罕娛种秀~鐵及獵槍的陰謀,并號召組織抗日武裝,當場就有22名獵戶報名參加。”

  這些獵戶,便成為后來的雁翎隊隊員。

  為什么叫“雁翎隊”?其一,獵戶們常用火槍和土造武器“大抬桿”去打獵,為防止引火處被水打濕,就用雁翎堵住信口。其二,行圍打獵時,小船行駛隊形就像大雁的隊形一樣,總是按照“人”字形排列。

  “大雁戀故土,就像你們保家衛(wèi)國。”為此,時任縣委書記侯卓夫為這支抗日武裝起名為“雁翎隊”。“雁翎隊”就這樣刻在了革命戰(zhàn)爭史冊上。

  “雁翎隊,是神兵,來無影,去無蹤。千頃葦塘擺戰(zhàn)場,抬桿專打鬼子兵……”在“雁翎隊的創(chuàng)建”展廳,幾名學生輕聲吟誦著這首傳唱至今的民謠。

  展廳的一角,放置著一艘小船。這是雁翎隊作戰(zhàn)時曾使用過的“槍排”。“槍排”上架設著的兩支“大抬桿”,需要兩個人合力才能抬起。“長約2.5米至3米,‘大抬桿’前半截裝鐵砂,后半截裝火藥。點火后,鐵砂、火藥呈扇狀發(fā)射,殺傷距離100—150米,50米近處可穿透人體或船板。”何丹說。

  “它們十分堅硬,就像雁翎隊隊員們用自己的身軀和武器筑成的堡壘一樣堅不可摧。”來自衡水的中學生曹林凱端詳著這些“大抬桿”說:“我很敬佩雁翎隊的神勇,隊員們駕著小船隱入蘆葦蕩,用‘大抬桿’殲滅敵人,他們英雄無畏的身影仿佛就浮現(xiàn)在眼前。”

  展板上,一張名冊表寫滿了雁翎隊隊員的名字。幾年間,雁翎隊勇敢殺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最多時達到150余人。觀眾紛紛感慨:“正義之師,正義必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智取勝、以少勝多

  勝利靠的是戰(zhàn)斗智慧,更離不開不畏艱苦、不怕犧牲的精神

  詩意名字的背后是戰(zhàn)火紛飛的歷史。長達6年時間里,雁翎隊與日軍交戰(zhàn)70多次,擊斃俘虜日偽軍約1000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取得不俗戰(zhàn)績。

  讓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原館長張奇元印象最深的一場戰(zhàn)斗,就是“痛打包運船”了。

  1943年秋,日寇租用100多只貨船組成包運隊,在天津裝上大批軍火、被服等軍用物資,準備通過大清河運往保定,以支援他們在太行山區(qū)的“掃蕩”。

  雁翎隊獲悉情報后,決定伏擊包運船。

  “那一次,雁翎隊隊員提前埋伏在王家寨和趙莊子之間的葦塘里。等到包運船開來,隊長鄭少臣一聲槍響,戰(zhàn)斗打響!”張奇元講述著當時的驚心動魄,“毫無戒備的敵人慌忙還擊,隊員們躍上敵船,奪過敵人的機槍,一陣猛掃,壓倒了敵人。”

  這次戰(zhàn)斗,雁翎隊犧牲3人,敵人卻死傷過半。隊員們還繳獲了輕重機槍各一挺、步槍百余支和幾十船的軍用物資。

  以少勝多靠的是戰(zhàn)斗的智慧,更離不開隊員們不畏艱苦、不怕犧牲的精神。

  一張張老照片刻畫了當時的艱難與困苦——

  近10名隊員隱蔽在水里,嘴叼蘆葦稈、頭頂荷葉,幾個小時一動不動,讓敵人防不勝防。

  冬日天寒地凍,淀水結冰、蘆葦收割,隊員們爬冰臥雪,自制“冰床”為冰上作戰(zhàn)工具,在白色的冰淀上堅持對敵斗爭。

  …………

  “最艱苦的時候是1942年。為了躲避敵人的‘大掃蕩’,雁翎隊隊員們隱藏在蘆葦蕩中,足足待了80多天。”沿著展線行至一首民謠前,張奇元停下了腳步。

  “天當被,地作床,蘆葦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人民糧!咱是人民子弟兵,打敗鬼子保家鄉(xiāng)。”這首民謠說的就是當時的場景。

  來自衡水的參觀者曹志紅濕了眼眶。“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雁翎隊隊員們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書寫了‘水上奇兵’的傳奇。”

  這個暑期,曹志紅專程帶著幾個孩子來到白洋淀探訪紅色足跡。“實地參觀感受后,我想孩子們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承好我們的革命精神。”曹志紅說。

  “媽媽,快看,雁翎隊真聰明,把敵人都打跑了!”在“端崗樓拔據(jù)點”展廳內,7歲的劉芊伊趴在模型展示柜前,仔細地聆聽著雁翎隊隊員利用敵人內部矛盾智取崗樓鋤奸的故事。“智勇雙全,就能克服重重困難。”劉芊伊的母親關穎對她說道。

  紀念館內,紅色故事滋養(yǎng)著一個又一個心靈。“雁翎隊的故事雖隨著歲月遠去,但隊員們留下的精神火種在這里代代傳承。”來自山西的參觀者李夢軒說,“如今的和平與安寧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好好珍惜。雁翎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英雄精神,不怕風急浪高、無懼各種挑戰(zhàn)的昂揚斗志,更需要我們傳承。”

  白洋淀英雄多,個個都是嘎子哥

  講好雁翎隊的故事,講好白洋淀上不朽的傳奇

  行走在紀念館中,觀眾在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戰(zhàn)斗事跡的文藝作品前駐足。“很多文學篇目記憶深刻,不少人物形象十分熟悉。”曹志紅說,比如作家孫犁創(chuàng)作了《荷花淀》《蘆花蕩》《新安游記》等;新聞工作者穆青,三進白洋淀,寫下3000多字的報道《雁翎隊》……

  在眾多作品中,人們耳熟能詳?shù)倪€有文學經典《小兵張嘎》。根據(jù)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中,戴著草帽、身穿白褂,在白洋淀上和敵人斗智斗勇的“嘎子哥”,是無數(shù)人童年里難忘的小英雄。

  “小兵張嘎不是某一個人,他是根據(jù)所有雁翎隊隊員塑造出的形象。”何丹介紹,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探尋“嘎子哥”的足跡。

  劉芊伊就是讀完《小兵張嘎》后,慕名來到這里。“聰明活潑又勇敢的小兵張嘎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趁著孩子興趣正濃,關穎便趕緊帶她來到白洋淀。

  “白洋淀英雄多,個個都是嘎子哥。”張奇元說,不光雁翎隊隊員,白洋淀的男女老幼都是英勇的“嘎子哥”,他們和八路軍魚水情深、共同戰(zhàn)斗。

  婦女們組織起來縫制軍衣,兒童站崗放哨傳遞信息,群眾為傷員送水送飯……“在抗日戰(zhàn)爭中,白洋淀人民全力支持雁翎隊抗日斗爭。他們破冰捕魚、護送傷員,不顧個人安危掩護雁翎隊,作出了很大貢獻。”張奇元動情地說,“軍民一心,何懼外賊。”

  退休多年,71歲的張奇元對紀念館有著尤其深厚的感情。展館里的許多故事,都是他帶著人走遍白洋淀、走訪老隊員一點點挖出來的。“雁翎隊以少量犧牲換來了最大勝利,是白洋淀上不朽的傳奇。講好雁翎隊的故事,是我的使命。只要身體允許,我將一直講下去。”張奇元說。

  正午時分,太陽高照,白洋淀的天空更明亮了。美麗的水鄉(xiāng)里,這股紅色熱血流淌至今,生生不息……

編輯:蘇穎
責編:王衛(wèi)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栾城县| 东宁县| 广水市| 乌兰县| 肇庆市| 灌南县| 朝阳区| 乌拉特中旗| 老河口市| 噶尔县| 即墨市| 班玛县| 大关县| 无极县| 清苑县| 东辽县| 文安县| 新津县| 沂水县| 万年县| 贵阳市| 滕州市| 兴宁市| 长泰县| 威宁| 马关县| 来凤县| 临清市| 遂宁市| 闽侯县| 马鞍山市| 云梦县| 靖西县| 石景山区| 肇东市| 博兴县| 温宿县| 阿坝| 买车|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