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設備,再大的訂單都能接住
——“共享智造”為特色產業集群帶來什么(五)
近日,清河縣新華·慈星羊絨針織數字化共享工廠內,工人在利用一線成型電腦橫機加工羊絨服飾產品。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今年,清河縣偉祺羊絨制品有限公司為冬季銷售旺季開始備貨的時間,來得晚了些。
往年一進入6月,公司就得備貨了,入冬前至少要備下30萬件成衣。今年直到8月,他們才開始備貨,預計入冬前備上15萬件就足夠。
“別誤會,這可不是因為市場預期降低了?!惫径麻L唐志剛笑著解釋,“底氣,來自我們入駐的新華·慈星羊絨針織數字化共享工廠。在這里,再大的旺季訂單,我們都能穩穩接住?!?/p>
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清河羊絨享譽全球,全年產銷山羊絨8000余噸,占全國的60%、世界的50%;紡紗1萬余噸,占全國的25%。然而,光環之下藏著隱憂:產業鏈條偏重前端,附加值低的原料產銷占了大頭。
相比之下,縣里從事羊絨制品加工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體量有限、資金不足,無力上馬大量高端生產設備,很難消化大訂單,大量羊絨原料難以就地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羊絨制品。
“這就導致偉祺羊絨等企業,即使提前囤積大量成衣,也會在旺季出現臨時找代加工、排產等待的情況。”清河縣羊絨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鄭春雨說,大訂單吃不了,成為不少清河羊絨制品加工企業面臨的困境。
鄭春雨算了一筆賬,清河縣擁有200多家羊絨制品加工企業,如果各自發展,要購置約5萬臺用于針織品生產的電腦橫機,這在淡季會造成設備閑置。
共享設備,成為破局關鍵。
2018年,河北新華羊絨制品有限公司著手建設清河國際羊絨高端針織產業園,希望引入先進的數字化一線成型電腦橫機,提升生產效率。作為智能針織機械供應商,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同樣看中了清河的潛力,想與新華羊絨合作打造共享工廠。
2024年,新華·慈星羊絨針織數字化共享工廠應運而生,一個柔性供應鏈平臺搭建起來,以共享高通用性、高智能化設備,減少資源閑置和重復投資。
當年5月,偉祺羊絨帶著購置的300臺一線成型電腦橫機入駐共享工廠,擁有了日產7000到1萬件成衣的強大產能。
“設備是基礎,我們更看重的是柔性供應鏈平臺帶來的便利。”唐志剛記得,去年冬天,他們的直播間里一款上衣突然爆單,48小時的發貨期限開始倒計時。通過供應鏈平臺,他們迅速匹配到另一家有富余產能的企業,幾千件成衣很快做了出來。今年年初,這家企業接到外貿大單后,第一時間聯系到了當時有空閑設備的偉祺羊絨,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有了設備共享,我們能夠快速組織有效產能,平均一件衣服的生產時間從原來的1天變成了現在的四五十分鐘?!碧浦緞倢蚕韼淼氖袌隹焖夙憫芰軡M意,“減少了庫存積壓,我們也能輕裝上陣。”
光有先進設備還不夠,懂服裝設計、會制版的人才同樣關鍵。
與共享工廠同步,新華·事坦格羊絨一線成型研究院在2024年成立。它可以提供針織數字化設計、3D虛擬仿真等公共服務,還可以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解決個性化定制難題。
清河縣賽創針織制品有限公司是共享工廠的另一位“住戶”,入駐了共享工廠2號樓的四、五層,它的樓上就是新華·事坦格羊絨一線成型研究院。
8月8日上午10時30分許,記者走進賽創針織生產車間,300臺數字化一線成型電腦橫機正在加緊生產。一臺機器上,一件粉青色的長袖上衣樣衣剛剛生產出來。
頭一天才跟研究院溝通了新款產品的設計思路,第二天就拿到了樣衣上機參數,生產經理殷士生很高興:“有了這樣的快速反應,我們才能跟得上時尚潮流,更好對接新市場?!?/p>
研究院為新款產品做設計、打版,并設定上機參數。賽創針織工作人員將指令導入一線成型電腦橫機后,自動化生產隨即啟動。研究院還開設了線上花型商城,入駐企業可以隨時上線“淘”款式,選中了就能落地生產。在這里,無論是設備“罷工”還是工藝卡殼,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河北新華羊絨制品有限公司同樣受益于共享工廠。公司總經理宋麗麗說,得益于共享工廠標準化生產,同批次羊絨制品的紗支密度、支數、針數、色牢度、抗起球性等指標可以保持一致性,這讓羊絨制品質量穩定性更強。
設備共享,正為這座“世界羊絨之都”注入新動能,讓曾經的“吃不了”變成了如今的“接得住”“做得好”。
截至目前,清河縣已經擁有新華·慈星、興利、河北聯怡等多個羊絨產業共享工廠。通過有效配置資源,該縣羊絨原料就地轉化率和羊絨制品年產能得到提升,分別達到35%、1億件;相較傳統生產模式,生產效率總體提高46%、成本下降15%,為傳統產業升級、補上產業鏈條短板打下基礎。(河北日報記者 宋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