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周期服務鏈 破解難題促開工
我市全力推進重點項目提速增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郝燕)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對唐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工作安排,舉全市之力推進重點項目提速增效。今年1至7月,我市92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位居全省首位,占全年計劃的82.2%。隨著一批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市正以項目建設之“進”支撐起經濟發展之“穩”,為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步伐、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構建全周期服務鏈
我市將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創新構建“全周期、清單化、強服務”的推進體系。
“包聯+專班”攻堅克難。建立市級領導“一對一”包聯重大項目機制,61個重大項目由市領導直接掛鉤。同時,市級層面成立重大項目專班,重點攻堅10億元以上項目;縣級層面按屬地推進10億元以下項目,形成“市縣分層、合力推進”格局。印發《市級領導包聯重點項目工作方案》,推動“四下基層”制度在項目一線落地,常態化開展現場辦公,精準破解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堵點。
“三個清單”滾動發展。建立在建、前期、儲備“三個清單”,對項目實行清單管理、閉環推進。目前,全市1441個項目納入清單體系,實現滾動接續、梯次推進。聚焦“十五五”重大項目、省市重點項目及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進行全鏈條梳理,抓好“開工、建設、投產”三個關鍵環節,確保項目接續有力。
全周期服務“不斷檔”。完善從項目對接洽談、落地建設到建成投產的全周期服務鏈條,特別注重項目建成后的跟蹤培育,努力實現“好項目做大、大項目做強、強項目成群”。目前,已有76個項目提前竣工投產,71個前期和儲備項目提前開工建設,“謀劃儲備一批、前期準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的良性循環格局初步形成。
破解難題促開工
“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已成為我市項目建設的鮮明導向。
審批創新提速。建立“手續跑辦季”“過堂聯審”等創新機制,利用施工“淡季”集中攻堅審批難題,全力推動“拿地即開工”“承諾即開工”政策落地見效,顯著提升項目前期效率。
資源保障有力。1至7月,全市累計報批建設用地3457畝,辦理用海面積175.6公頃,有效保障了裕隆新材料15萬噸/年電子級環氧樹脂、運機裝備數字孿生智能輸送機生產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同時,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首鋼遷安鋼鐵近“零”碳排放冶煉高品質鋼項目等12個省重點項目成功納入省重污染天氣豁免清單,保障了重點項目的連續施工。
金融活水紓困。向省級精準推送14個項目的融資需求,涉及資金125.3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金融支撐。
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強有力的項目推進機制和要素保障體系,催生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和“高質量”。
投資領跑,壓艙石穩。省重點項目投資的強勁表現是我市有效投資逐月回升向好的核心動力。268個“三個清單”在建項目順利開工,形成了“春天播種、夏天成長”的建設熱潮。
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全市實施的92個省重點項目,產業結構呈現明顯優化趨勢,項目廣泛涵蓋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有力推動著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速。
大項目突破,集群蓄勢。自去年11月以來,富海烯烴等一批超百億級重大項目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全市持續掀起項目建設熱潮,為未來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唐山國軒重卡芯動力項目、軍航鈦業航空航天鈦合金項目等標志性項目的順利開工,也彰顯了我市產業的吸引力與成長性。
儲備厚實,后勁十足。項目儲備規模穩居全省第一。今年以來,全市獲批省重點前期項目61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3個,為后續投資持續增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