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雄安新區安新縣環境監測站站長劉冬梅和兩名水質檢測員乘船駛入白洋淀北部燒車淀水域。他們手持采樣器,在指定點位執行水質監測任務。不遠處,一群鸕鶿飛過,幾只白鷺悠閑地立在淺灘。
8月6日,雄安新區安新縣環境監測站水質檢測員在白洋淀北部燒車淀水域取水樣。河北日報見習記者 李 暢攝
從小在安新長大的劉冬梅,會利用監測的空隙,遠遠地瞅一眼她的新“鄰居”?!?017年之前,白洋淀水質一直是劣Ⅴ類,裝進透明玻璃瓶里,水是黃綠色,淀里只能看到部分對水質要求不高的魚類?!眲⒍愤呎f邊擰緊采樣瓶。
雄安新區設立后,白洋淀迎來大規模生態治理,通過控源截污、治河補水、生態修復等系統治理措施,推進全流域聯動綜合治理?,F在,白洋淀水質持續保持在Ⅲ類,穩居中國良好湖泊行列。
淀區水質好不好,鳥兒魚兒蟲兒來投票。
水質改善直接引來不少“稀客”落戶白洋淀。記者提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青頭潛鴨,劉冬梅立刻掏出手機展示2021年冬天她第一次見到青頭潛鴨時的場景。當時,她用手機拍下不少珍貴照片?!澳憧矗鹈嗔粒诒硝獠剑赖孟穹??!彪m已過數年,但她滑動照片時仍難掩激動。如今,這種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動物已在白洋淀安家繁衍。
新區對鳥類保護的成果遠不止于此。船過蘆葦蕩,劉冬梅指著成片葦地介紹,白洋淀12萬畝蘆葦,過去一到冬天就全部割完,鳥類無地棲身,現在實行平衡收割生態治理機制,只割一半,留一半給鳥類過冬,這不僅凈化了水質,還給野生鳥類等生物留出活動空間,讓“荷塘葦海,鳥翔魚躍”的場景不斷在淀區上演。
“去年4月,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在白洋淀鴣丁淀發現了五月四節蜉。它不僅是中國新記錄種,也是清潔指示種,它的發現說明白洋淀水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直到船靠岸時,劉冬梅還不斷分享著家鄉的生態好消息,言語間透著自豪。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野生鳥類已達29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9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54種。一度被認為在中國絕跡的彩鹮,2024年夏季也在這里發現蹤跡。另外,野生魚類資源恢復至48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21種,魚類生物多樣性已達到高級別水平。(河北日報見習記者 李 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