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科研儀器項目等多個重大國家級項目
省自然科學基金成果產出成效顯著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王璐丹)從省科技廳獲悉,第五屆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屆內,我省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21億元,比上屆增長60%,獲批項目3509項,比上屆增長29%,其中首獲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科研儀器項目、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集成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等重大國家級項目,成果產出成效顯著。
省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圍繞全省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重點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兼顧探索性研究,逐步形成了“自由探索、人才團隊、目標導向、協同創新”四大系列資助體系。
在省自然科學基金引領支持下,我省科研人員圍繞全省發展戰略需求開展創新性研究,攻克了一大批科學技術難題。第五屆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屆內,省基金支持項目累計發表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40742篇,比上屆增長一倍,其中《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正刊論文10篇、子刊72篇。燕山大學田永君院士、趙智勝教授團隊針對陶瓷材料可塑性的世界性難題,采用功能基元序構的設計策略,合成出具有高變形能力和強度的層狀基元轉角序構的氮化硼陶瓷,有望在材料領域帶來重大變革。
“屆內,我省單位累計獲批授權發明專利4402件,比上屆翻兩番。更可喜的是,多項專利成果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笔】萍紡d相關負責人說。
河北師范大學李俊明教授培育出小麥高產氮高效新品種;河北科技大學李鐵軍教授團隊研發的建筑物飾面作業機器人成果與河北建工集團達成合作協議……
圍繞生物醫藥、綠色化工、鋼鐵冶金、機器人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還探索實施“3年+3年”長期穩定支持機制,支持30個優秀創新團隊開展創新研究?!罢沁@些打地基式的長期投入與積淀,省自然科學基金才能接連取得標志性成果?!笔】萍紡d相關負責人說。
基礎學科發展迅速。截至今年7月,我省高等院校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前1%國際一流學科數量增長到49個,是2018年的3.6倍;燕山大學工程學和河北工業大學工程學及社會科學總論先后邁入全球前1‰國際領先學科。
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加速成長。通過完善青年基礎研究人才發現、選拔和培養機制,形成了青年科學基金(青年C類)、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青年B類)、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青年A類)、燕趙青年科學家(青年D類)“四步走”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推動我省高校院所新增國家級人才69名,2025年3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A類)支持。河北大學閆小兵教授團隊研發的第四代半導體材料單晶外延技術,獲2024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全國最高獎—卓越獎;燕山大學趙智勝教授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中國青年科技獎。
下一步,省科技廳將支持更多社會力量投入基礎研究,系統推進有組織的基礎研究,優化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性支持相結合的投入機制,持續提升科學基金資助效能,同時,鼓勵青年人才挑大梁、擔重任,擴大科研經費使用包干制范圍,激勵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攻堅克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