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位于邢臺市沙河市的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三線生產車間,兩條生產線上不同規格的玻璃從自動傳送帶緩緩下線,一臺臺機械臂來回抓取新鮮出爐的玻璃原片,將其碼放整齊。
“這是‘一窯兩線’玻璃生產線,也就是說,一口窯爐可供兩條生產線同時生產。”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三線生產車間主任張非凡說,傳統的玻璃生產中,一口窯爐只能供一條生產線生產一種規格的產品。
在玻璃生產中,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曾面臨設備老舊、能耗過高的難題。多年前,公司將原有兩條“一窯一線”玻璃生產線拆除改造為現在的800t/d“一窯兩線”電子及汽車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產品實現由普通玻璃到電子玻璃、汽車玻璃的高端化轉化。
TE_A228流道溫度1082.8攝氏度、鼓泡進水流量107.36立方米/小時……在河北德金800t/d“一窯兩線”電子及汽車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大數據智慧指揮中心大屏上,玻璃生產線的各項生產數據實時顯示。
“這條玻璃生產線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窯爐、錫槽、退火窯無人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張非凡算了一筆賬:與原來的普通浮法玻璃生產線相比,“一窯兩線”生產線生產每噸玻璃原片消耗天然氣可減少30至40立方米,優等品率提高了15%。
沙河市是我國最大的玻璃生產、加工、銷售基地,有“中國玻璃城”之稱。近年來,該市積極引導玻璃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由生產建筑玻璃轉為生產超白、超薄等特種玻璃,不斷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邁進。
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聘請專家團隊成立實驗室,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生產出全省第一塊0.8毫米超薄超白玻璃。
0.8毫米是什么概念?大概相當于人指甲蓋的厚度。由于玻璃易碎,太薄的玻璃無法使用常規的切割手段進行加工。面對技術難題,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迎難而上。
“別看它薄,這種超薄超白玻璃可用于顯微鏡、顯示器和太陽能發電等領域。”張非凡說,這種突破不僅意味著技術上的進步,更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
在產品檢測環節,以前靠人眼看玻璃的凹凸和氣泡鑒別產品優劣,如果存在質量問題,整塊玻璃會被直接扔掉。現在,電子探頭能精準識別玻璃中人眼看不到的瑕疵,對發現有瑕疵的局部進行“優化切割”,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費。
加大技改力度,擁抱數字化轉型。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生產線加裝了智慧大腦,從熔煉、退火,到分裝、打包,全部工序都由電腦后臺操控完成。玻璃尺寸、熔爐溫度、進料速度都實現“一鍵操控”。
從不起眼的手工玻璃作坊起步,到成為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經過40多年的發展,沙河市玻璃產業從低端邁向中高端,成為縣域經濟支柱產業。
“轉型升級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沙河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李彥峰說,沙河市牢牢牽住技改升級這個牛鼻子,通過技術創新進行差異化定位,避免行業內卷,推動玻璃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躍升。
目前,沙河市已投資53億元完成了11條生產線的技術改造,照此進度,到2028年完成全部生產線技改提升的計劃,有望提前完成。
走進河北金石信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石信遠”)的生產車間,一塊塊近9平方米的玻璃原片正接受“鍍膜手術”。通過真空磁控濺射技術,這些玻璃被鍍上一層以銀為主的金屬薄膜,變身為高附加值的離線LOW-E(低輻射)鍍膜玻璃。
“這種玻璃技術含量高,節能效果好,主要用于高端建筑市場。”金石信遠綜合管理部主任王石磊說。
近年來,傳統建筑玻璃市場呈現飽和趨勢,許多玻璃企業開始向新市場進軍,金石信遠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的轉型目標,是個性化需求和新興市場。”王石磊說,作為汽車玻璃原片的下游,他們把目光鎖定在整套汽車玻璃制造上,引進了行業內領先的汽車玻璃深加工生產線,引入數字化管理運營系統,打造智慧工廠。
說話間,王石磊帶著記者來到金石信遠高端汽車玻璃制造項目現場,這里兩條汽車玻璃生產線已調試完成。該項目以沙河本地企業生產的汽車浮法玻璃為原材料,在生產常規汽車玻璃的基礎上,還可以生產汽車天幕玻璃、全景玻璃、鍍膜玻璃等高端產品,填補了我省汽車玻璃制造行業的空白。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繞不開降本增效。在上游,沙河市推動純堿產地集中直采、石英砂本地集中開采、清潔能源集中供應;在中游,以技術改造提升生產線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在下游,綁定新能源汽車、琉璃與文創等應用場景,開拓新市場。
在沙河,一個個傳統車間裝上數字引擎,一條條流水線揮舞起機械手臂,一道道生產工序擁有了智慧大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起澎湃動能。(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閆德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