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場館入口處,觀眾隊伍如約而至,展廳內人頭攢動……這樣的場景成為不少博物館的常態。而這個暑假旅游旺季,為持續升溫的“博物館熱”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氣爆棚。博物館已經成為孩子們學習知識、感受歷史的“暑期第二課堂”,也是眾多游客喜愛的文化空間和旅游目的地。而在“文博熱潮”中,一批中小博物館憑借自身特色成功“逆襲”成為“網紅”。
這個暑假,“文博熱”持續升溫,各地的博物館迎來了參觀的熱潮,各大知名博物館早已開啟“人從眾”模式:入口處觀眾排起的長隊蜿蜒曲折,展廳內更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不僅是大型博物館一票難求,很多中小博物館也成為假期的打卡地?!盀榱艘粋€博物館,奔赴一座城”正讓越來越多的縣級博物館,從昔日的“小眾”走進大眾視野,贏得了人們的青睞與向往。
定州,在這個河北省的靜謐小縣城里,藏著一座寶庫——定州博物館。在這里,五萬余件館藏文物靜靜陳列,從青銅、玉器到陶瓷珍品,門類之全令人嘆服。其中,上千件國家珍貴文物熠熠生輝,更有三件國寶級文物坐鎮,讓這座縣級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之列,成為人們口中“縣級博物館里的天花板”。
館藏文物的琳瑯滿目,文化底蘊的深沉厚重,讓定州博物館在這兩年悄然走紅,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打卡地,游客循著這份獨特的魅力遠道而來。來自重慶的楊文崢,特意帶著一對雙胞胎兒女奔赴至此。比起大博物館里的擁擠,如今的他,更傾心于地方中小博物館里那份獨有的特色。
不同于大型博物館如同“百科全書”般包羅萬象,地方博物館最鮮明的特質,在于它深深扎根的“本土化”印記。展廳里陳列的每一件文物,幾乎都源自這片土地,與當地的歷史緊密交織。對游客而言,更能卸下喧囂,在沉浸式的觀賞中觸摸歷史肌理,感受一方水土的文化脈動。

楊文崢家的兩個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每逢暑假,他都要帶著孩子踏上旅途,一個個博物館,成為他們夏日里的打卡地。
在暑期“博物館熱”里,親子游群體是最活躍的主力軍。他們中既有像楊文崢這樣以小家庭為單位悠然漫步,也有志同道合的家長自發組團,帶著一群孩子去探索發現。
“博物館熱”持續升溫,背后是一場博物館與游客的雙向奔赴。為了接住游客們的這份熱情,定州博物館調整了節奏——取消周一閉館,整個暑期每天開放。
講解是博物館游覽的核心環節,是連接藏品與觀眾認知的橋梁。除了語音講解機和手機導覽的便捷,定州博物館更送上誠意滿滿的免費講解服務,讓每一段歷史都能被清晰聽見。
夏日的定州博物館里,一抹抹鮮艷的紅領巾格外亮眼。這些經過博物館精心培訓的小講解員,正分布在各個展區,為游客提供免費講解。

定州博物館館長齊增玲:“我們組成了講解天團,由館長、館員、專職講解員組成,每天為游客提供4到8場的公益講解。今年,定州市推出了面向全國學生和教師的免費游定州的舉措,這類人群只要5人以上到博物館來,我們就提供免費講解?!?/p>
與大型博物館相比,中小博物館的一個優勢是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和動手體驗。暑期的博物館里,研學熱潮撲面而來,在河北定州,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定州博物館,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博物館里的詩詞大會、古書庫探秘、手繪、文物打卡,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定州博物館是當下走紅的中小博物館的一個縮影。國家文物局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備案博物館達到7046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散布各地的中小博物館。
近年來,這些中小博物館愈發受到游客青睞。這份偏愛,既源于館藏文物的獨特魅力,更離不開博物館人持續創新的巧思與深耕細作的匠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