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鋼集團石鋼公司(以下簡稱“石鋼公司”)精整車間,38臺橘黃色機械臂正協同完成棒材打捆、轉運作業。這里沒有傳統鋼廠的轟鳴灼熱,沒有工人師傅揮汗如雨,只有機械設備在繁忙有序地運行。工人王師傅對著手持終端說出“鋼材入庫”,百米外的天車隨即吊起鋼材精準落位。“現在動動嘴就能指揮生產,每天少跑2萬步!”他說。這一幕,在石鋼公司5G-A全連接智能工廠,工人師傅們已經習以為常。

工作人員在智能控制室遠程操控自動化系統。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李代姣 攝
這個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專項支持、中國移動河北分公司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應用場景,首次實現5G-A技術在鋼鐵核心生產環節的規模化應用。
“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給機械設備剪掉了‘辮子’。”石鋼公司信息物流中心科長高茂軍告訴記者,傳統工廠設備靠線纜傳輸指令,移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反復拖拽造成磨損,容易出現故障。5G-A不僅用無線取代有線,而且傳輸指令更快更穩,端到端時延壓至20毫秒以內,可靠性超99.99%,讓遠程控制和多設備協同更加精準有序。工人通過智能終端實時監控,操作便捷,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這背后,是河北開放應用場景帶來的創新研發顯著提速。

技術人員在產線外部調試倒棱設備。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李代姣 攝
“這項技術打破了工業控制領域長期被西門子、ABB等西方企業壟斷的局面。”中國移動河北石家莊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智鋼說,企業與華為合作研發專門用于工業生產的、更加穩定可靠的5G-A確定性網絡+工業基站,目前已在河北多地的工業遠程控制場景中應用,為工業生產提供更穩定可靠的5G無線控制能力。未來,技術也將為移動機器人協作、柔性生產線改造打下網絡基礎,滿足未來工業4.0的升級需求。
“對華為來說,河北應用場景豐富,系統在多個項目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得到驗證反饋,也在倒逼技術升級。”華為河北代表處區域解決方案主管梁海昱舉例說,工業環境對時延抖動的要求嚴苛到4毫秒,相當于人類眨眼時間的1/10,技術團隊在石鋼高溫、電磁環境下,反復驗證測試,最終采用多模態授時技術將網絡抖動壓縮至小于4毫秒,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雙發選收、本地智能分流等核心技術讓無線傳輸比有線更可靠,為柔性制造奠定“神經底座”。
協同創新攻堅戰中,移動河北分公司牽頭整合資源,華為提供硬件與技術支持,政府安排專項資金,三方共同推動形成“問題-研發-應用”閉環,加速創新進程。

網絡技術人員在石鋼公司交流技術需求。
目前,成果已從鋼廠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在黃驊港,無人集卡依托同一套5G-A網絡實現厘米級泊車;在保定長城汽車工廠,機械臂群通過確定性網絡協同裝配,生產線重組效率提升30%。
“河北開放應用場景是技術迭代的‘試金石’。”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處長楊玲告訴記者,河北持續以創新應用場景開放為抓手,貫通“為場景找技術、為技術找場景”的“雙找”推進路徑,搭建“聯合京津、協同部門、指導地方”的三級協同機制,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試驗場。截至目前,全省累計發布省級創新應用場景281項,服務企業超千家,促成761項新技術或先進解決方案在創新應用場景中驗證應用。
文 字:李代姣
編 導:李代姣
出 鏡:張榮鵬
攝 像:趙博軒
后 期:趙博軒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