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生產工序,早上接單下午發貨
——“共享智造”為特色產業集群帶來什么(二)
7月29日,在寧晉縣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車間,工人在生產線上作業。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這批貨要得急,明天能發貨嗎?”
“之前肯定不行,現在問題不大,我們盡量往前趕。”
近日,在寧晉縣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車間采訪時,記者注意到了客戶與李軒在微信上的一問一答。
李軒是河北津川線纜有限公司總經理。談到急單交付為啥“問題不大”,他說,得益于歐達新能源這個共享車間,他們早上接單,上午生產,中午輻照加工,下午就能發貨。
輻照是光伏線纜等特種線纜生產的關鍵工藝。線纜絕緣層在輻照設備中經高能電子束轟擊,能使其耐高溫、耐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津川線纜主要產品是光伏線纜,但在2023年7月以前,整個寧晉電線電纜產業集群都沒有輻照設備。李軒說,公司要將半成品運到唐山、天津、山東等地加工。輻照加工費不高,但總體成本很高,僅運費就占生產成本的30%到40%。
有一次,李軒接了一個不小的訂單,按照與客戶的約定,要在7天內發貨。“生產3天,輻照加工和運輸算上4天,交付沒問題。”但李軒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把半成品送到天津合作公司時才得知,輻照設備突發故障。
設備維修了兩天,他們給客戶發貨也延期了兩天。延期那兩天,李軒記不清向客戶賠了多少次不是。這樣的事兒不少,急單不敢接更是家常便飯。
自建一個輻照加工車間,李軒也不是沒考慮過,但一算賬就放棄了。
“你得有土地建廠房,還要購置1000萬元左右的加速器及附屬設施,成本高。還要有技術人才,車間主任、班長、工人去哪兒請?”李軒說,光伏線纜產品有淡旺季,公司最忙時輻照加工量也只能占到產能的一半,輻照加工設備閑置率高,自建車間實在不劃算。
在寧晉,這個華北地區最大的電線電纜產業基地,有電線電纜及相關企業2393家。在向高端線纜轉型過程中,很多企業面臨的困擾,跟津川線纜類似。
寧晉縣電線電纜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波,見證了當地電線電纜產業的發展,深知行業發展痛點。在他看來,產業集群向新而行、向質圖強、向上突圍,就必須補上產業鏈“斷點”。
變化始于2023年7月。
圍繞輻照加工這一關鍵工序,集群龍頭河北萬方線纜集團有限公司與明達線纜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4800余萬元創建歐達輻照中心,這是寧晉首個輻照共享車間。共享車間向全縣線纜企業共享輻照設備和技術,為津川線纜這樣的集群企業降本增效。
“歐達輻照中心運行兩年來,每米線纜輻照加工費降了近一半。由于輻照加工是最后一道生產工序,我們還提供打包發貨服務。”歐達公司銷售部部長趙合義說,他們已經為集群90多家企業提供共享服務,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35%以上。
“現在再也不怕來急單、小單了,我接過最小的訂單是2000米,也就兩軸線纜;最急的訂單當天發貨。”李軒笑著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營收較上年翻番,今年上半年訂單同比增長70%。
在共享車間發貨區,鑫遠線纜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劉再衛正在核對發貨單。該公司原本只能做普通線纜產品,得益于共享車間,開發出多種特種線纜新產品,如今光伏線纜產品占比明顯增多,帶動企業利潤增長。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2024年,寧晉電線電纜產業集群營收688.9億元,同比增長28.9%,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共享關鍵工序,帶來了降本增效,還優化了集群產品結構,促進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在歐達輻照中心質檢室,質檢員從250℃的耐老化試驗箱中取出一段段光伏線纜的檢測樣品,對其進行測量、拉伸測試后,記錄下熱延伸試驗數據為“合格”。
光伏線纜屬于特種線纜,要求耐高溫、耐老化等。與普通線纜相比,光伏線纜的絕緣層材料綠色環保,但本身不耐高溫,必須經過輻照加工絕緣層耐溫等級才能提高至105℃到150℃,變成阻燃耐火的新材料。
趙合義拿起一段樣品,用打火機點燃。記者看到飄出來的是輕微白煙,幾乎聞不到什么味道,當打火機火焰離開線纜,火苗馬上熄滅。他又找出一段普通線纜點燃,空氣中頓時冒起了黑煙,散發出刺鼻的膠皮味兒。
“哪個產品好一目了然吧?”趙合義說,在寧晉,這種新材料主要用于光伏線纜上,同時在機器人、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需求。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共享車間助力下,當地已經有企業開始涉獵新能源汽車線等新產品的開發。“有了輻照加工這個關鍵工序共享,寧晉電線電纜產業集群也將迎來新的騰飛。”李波信心滿滿。(河北日報記者 米彥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