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丨河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5-08-13 09:56:46  來源:河北日報客戶端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河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拍攝的阜平縣駱駝灣村。河北日報記者 許佳奇攝

  “干活不出遠門,家門口掙錢,錢包鼓了,家也顧了,一舉兩得。”正定縣塔元莊村村民唐秀英笑逐顏開。

  “村子越變越美,生活也更加舒心,好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說起這些年村里的變化,張北縣德勝村村民崔有寶滿臉笑意。

  燕趙大地上,一幕幕和美幸福的場景,匯聚成鄉村全面振興穩步推進的壯美圖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河北是京畿要地、農業大省。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上下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個個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成為鄉親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鄉村產業鼓起村民“錢袋子”

  太行山深處,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幾個大字分外顯眼,在村外的山坳里,香菇大棚鱗次櫛比。

  8月4日,菇農薛永軍忙著給香菇大棚通風,查看香菇長勢。

  “第一茬香菇已經采完,再過幾天,第二茬就可以出菇了?!闭f起種香菇,薛永軍算是行家里手。今年他種植了4個香菇大棚,香菇產量可觀。

  小香菇撐起了致富傘。顧家臺村優質的空氣、純凈的山泉,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很適合香菇種植。

  “香菇品質好,一直供不應求,平均每棚年利潤3萬元左右?!毖τ儡娬f,專家現場指導、技術推動,加上阜平縣打造區域品牌“老鄉菇”,他種植的小香菇走出了深山,走進了石家莊、北京、廣州等地的大超市。

  村里有產業,村民有事干。脫貧后的顧家臺村沒有松勁兒,在旅游、林果、食用菌、箱包加工四大富民產業基礎上,又打造了油牡丹種植基地、露營基地等項目,促進村民持續增收致富。

  腰包鼓不鼓,農民很關注。顧家臺村黨支部書記顧錦成說,2024年顧家臺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085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20多倍。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河北將脫貧地區產業納入全省鄉村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一體推進,實施蔬菜、中藥材、奶業、精品肉類、中央廚房五大千億級產業工程,帶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是遠近聞名的富崗蘋果種植地。蘋果產業的發展,讓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標準化種植,綠色有機,蘋果增產又增收。”崗底村村民劉海燕說,她嚴格按照“128道工序”進行種植管理,蘋果產量高,果品質量好,一直供不應求。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河北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擴大“河北凈菜”在京津市場份額。富崗蘋果、保定冰柿、雞澤辣椒……越來越多的“土特產”火爆出圈,扎扎實實鼓起了鄉親們的“錢袋子”。

  辦好農民身邊的“關鍵小事”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好的村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

  夏日時節,行走在盧龍縣蛤泊鎮青龍河村,水泥路寬闊平坦,村容村貌干凈整潔,綠樹中掩映著紅瓦平房。

  看著不斷變美的村莊,青龍河村的村民們打心眼兒里高興。

  “現在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住著舒心?!贝迕窆旅裾f,村里由于地勢較低,過去的土路特別不好走,尤其是一下雨,泥濘的道路讓出行非常不便,現在一出家門就是硬化路,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腳下踩泥了。

  硬化的是道路,通達的是民心。青龍河村2300多米的道路全部實現硬化,修建了排水邊溝,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

  如今的河北,越來越多的鄉村像青龍河村一樣,村容村貌穩步提升。

  鄉村之美,不僅要外在美,還需要內在美。

  中午時分,贊皇縣西竹村愛心食堂里飄出陣陣飯菜香。老人三三兩兩圍桌而坐,一邊享用著可口的飯菜,一邊聊著家常。

  “豬肉肥而不膩,白菜軟爛入味,這大鍋菜好吃著哩!”作為愛心食堂的???,年過七旬的西竹村村民王連群豎起大拇指,“吃完飯還能和大家坐在一塊兒聊聊天,感覺挺不錯?!?/p>

  西竹村全村約650人,其中70歲以上老人有43位,“做飯難、吃飯愁”問題困擾著村內大部分老人。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西竹村“兩委”班子碰頭商議,開辦了愛心食堂,讓老年人吃出幸福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溫暖。

  鄉村建設與農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我省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從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難事出發,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善等工作,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鄉村蝶變滿目新,和美鄉村入畫來,越來越多的村莊向美而行——

  打開水龍頭,清水嘩嘩流。元氏縣東于科村村民董彥輝喜滋滋地說:“家里通了自來水,安上了智能水表,吃水方便多了。”

  直播進深山,農貨上“云端”,涉縣王金莊村連上了大世界。“上網方便多了,直播帶貨成了每天少不了的農活。”王金莊村“新農人”王虎林說。

  邢臺市信都區前禪房村曾是一個空心村,抗大路給村里帶來了新機遇,引來了投資商,古村石屋變成康養民宿,許多游客慕名而來。

  村民喝上“放心水”,農產品插上“云翅膀”,農村路成為“致富路”……農民身邊的“關鍵小事”陸續辦成,匯聚成燕趙大地的山鄉巨變。

  文明鄉風吹進老百姓心坎里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

  “婚禮車隊控制在轎車6輛以下”“香煙價格控制在10元以下”……在河間市詩經村鎮二十里鋪村,“22條約定”長期懸掛在村委會的墻上、滾動播放在廣場電子屏上。

  “22條約定”全稱《二十里鋪村紅白事改革制度》,包含12條白事、10條紅事規定。

  “最初村里紅白事攀比厲害,辦一次事,單是吃喝就要花至少3萬元。村里反復開會商討,最終確定了這22條?!倍镤伌妩h總支書記王志強說,如今,村里婚事開銷普遍減少,攀比之風也沒了。

  鄉風民俗看似日常,實則發揮著維系鄉村社會和諧運轉的重要紐帶作用。我省持續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抓好高額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培育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農民是農村的主人,如何有效發揮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石家莊市藁城區倪家莊村的做法值得稱道。

  在倪家莊村“德善驛站”積分兌換超市,洗衣液、水壺、電吹風等各類生活用品琳瑯滿目。

  “喜事新辦加5分,勤儉節約加3分,1積分抵1元,做好事就能換獎品?!蹦呒仪f村黨支部書記胡立民說,村民可以在村里的商超使用積分兌換商品,這種物質獎勵讓村民感受到了做好事的價值。

  物質富裕,精神富足,文明鄉風吹進老百姓心坎里。河北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有效治理模式,推進平安鄉村建設,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的期盼。今日河北,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積小勝為大成,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全面振興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郝東偉)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淮滨县| 麻城市| 江城| 宝鸡市| 巢湖市| 定日县| 长顺县| 丽水市| 大渡口区| 阜阳市| 龙南县| 筠连县| 鄯善县| 姜堰市| 交城县| 武川县| 全椒县| 化德县| 华蓥市| 盐山县| 连州市| 泽普县| 武宁县| 麻江县| 巴林左旗| 曲水县| 左云县| 沾化县| 安顺市| 西和县| 刚察县| 彩票| 伊宁市| 肥西县| 岑巩县| 龙泉市| 云阳县| 禄丰县| 柘荣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