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中醫院制劑室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工作。(資料圖)
從扎根深山的一株中草藥,到精細診療后的一張藥方,再到桌上的一碗湯劑,石家莊市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
2025年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項目競爭性評審結果日前公布,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了15個中央財政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城市,石家莊市名列其中。
石家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持續滿足城鄉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通過科技賦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全面打造中醫藥全鏈條高質量發展示范市,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五大工程19個項目
建設中醫藥發展“高地”
2023年入選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2024年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2025年成為中央財政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城市,一年一個新臺階,展示了石家莊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潛能與實力。
科技賦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石家莊市搶抓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機遇,著力在技術、人才、服務、管理、文化方面實施五大工程19個項目。
技術傳承方面,石家莊市將打造集信息共享、人才培養、院企對接等功能于一體的“云上中醫”平臺,貫通產學研用各環節,實現市縣鄉村全覆蓋。設立中醫藥發展引導基金,重點支持經典名方開發、中醫器械創新、科技研發應用等。大力開展中醫藥定量化研究,推廣循證醫學研究試驗方法,力爭轉化30個院內制劑。
人才培養方面,將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人才培優中心,實施京津名醫助石計劃,派遣業務骨干赴京津名院進修。依托駐石醫學高校培養中醫藥人才,完善多層次中醫藥師承體系,將名醫、非遺、確有專長等人才納入“師承導師庫”。
聚焦全生命周期、全系統智慧、中西醫協同,石家莊市將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建設一批智慧中醫院、共享中藥房,拓展大數據在病例質控、影像診斷、臨床決策等場景應用,在全市建成195個中醫優勢???,高質量辦好“中醫適宜技術進萬家”“中醫經典誦讀大賽”“中醫小神童大賽”……
一張張“良方”的開出,使石家莊市中醫藥事業發展有了新方向,中醫藥產業發展有了新目標,中醫藥文化發展走上新征程,為石家莊市中醫藥創新傳承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醫藥發展根基扎實
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石家莊市中醫院省名中醫于慧卿的傳承工作室內,慕名前來求醫的患者排起長隊。診室內,于慧卿一邊給患者把脈問診,一邊給身旁的繼承人、學生講解診療思路。
人才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石家莊市著力打造領軍人才、骨干人才、基層人才梯次銜接的中醫藥人才隊伍,加強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推進臨床醫師“西學中”等,助力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市共擁有中醫藥界工程院院士1名、全國名中醫1名、全國老藥工1名、省級名中醫19名。在他們的引領下,石家莊年輕一代中醫茁壯成長,形成了“后浪推前浪”的良好勢頭,使中醫藥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石家莊市把中醫藥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著力提升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共建設完成國醫堂260家,均設置了達到國家標準的中醫科和中藥房,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全覆蓋,為群眾提供了集中醫預防、保健、治療為一體的全方位中醫藥服務。在此基礎上,我市持續升級國醫堂中醫服務能力和水平,在全市建設了100家高水平國醫堂,每一家能提供的中醫適宜技術項目均達到20項以上。
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了廣大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吃中藥、看上好中醫”的健康需求,群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中醫藥資源優勢突出
發展潛力持續釋放
走進石家莊市中醫院制劑室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全力投入當天的制劑工作。他們嚴格按照生產規范要求,每個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力求生產出高質量的中藥制劑,惠及更多患者。
“我們現在有69種中藥制劑,多為院內名老中醫、專家教授數十年臨床教學科研的經驗總結和科研成果,在疾病治療方面療效確切,廣泛應用于醫院重點???,是‘鎮院之寶’。”石家莊市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鄭歡偉說。
石家莊市積極探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方法和路徑,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救治、康復和治未病中的作用,不斷加大中醫藥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多項改革經驗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醫醫療機構1927家,其中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院17家、民營中醫院51家。近年來,中醫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年均增長20%以上,2024年達到1705萬人次,占全市診療總量的19%。
石家莊市擁有河北醫科大學、河北中醫藥大學、河北省中醫院和絡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機構,打造了以神威、以嶺等中國醫藥百強企業為龍頭的中醫藥產業集群。同時,參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模式,從2023年開始,石家莊市財政每年出資2000萬元支持石家莊市中醫院與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共建,中醫藥資源優勢突出。(記者 李莉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