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8月11日訊(記者 侯嘉正)8月11日19點46分,在河頭老街第二屆“大唐百戲節”滿月之際,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53.6%,再創歷史記錄。
河頭老街第二屆“大唐百戲節”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紀念現場。
據統計,“大唐百戲節”期間的外地游客占比85%,北京位居客源地首位,8月9日單日接待量突破9萬人次,創下暑期最高峰。活動期間,抖音平臺曝光2.9億次,河頭老街大唐百戲節話題曝光1.5億次,多次登頂抖音全國景點直播榜第一名。
游客們正在河頭老街水上市集觀賞景區風光。
“讓一讓!駝隊來咯——”8月11日下午,河頭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河頭?百戲巡游》的吆喝聲穿透人潮。披紅的駱駝甩著尾巴踏過石板,“李世民”的明黃錦袍掃過路邊舉著冰棍的孩童,“曹妃”的珠釵在陽光下閃成星子——這一天,第二屆大唐百戲節剛滿一個月,累計100萬雙腳印踏過這片土地,較去年同期勁增53.6%的數字,就藏在這摩肩接踵的熱鬧里。
9小時不打烊的盛唐狂歡
游客正與河頭老街的演員們開心的互動著。
下午3點的戲臺上,《十蟒十靠》武生突然騰空,靠旗上的金繡劃過半空,有游客舉著手機追著拍,差點撞進賣非遺面塑的小攤——老師傅正捏著“唐俑”,指尖的面團混著汗,倒比真人還多幾分活氣。
冒雨來到河頭老街的游客們正聚精會神地觀看著實景演出。
暮色剛浸藍天際,《鳳鳴天駟》中“李世民”帶著“曹妃”升上夜空,鳳凰翅膀展開時,一次穿越時空的震撼如夢如幻。
每天從下午2點到晚上11點,每天9個小時精彩不停歇;河頭老街千余名演員和運營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確保景區運營的高效、安全、有序。
舌尖指尖都是千年滋味
河頭老街唐小主游園會門前游客正與景區工作人員做著游戲。
“剛出爐的棋子燒餅!”裕盛軒的爐子掀開時,芝麻香裹著熱氣撲了滿臉。排隊的大爺接過棋子燒餅,咬下的瞬間酥皮掉在衣襟上,趕緊用手拈起來塞進嘴里:“這可是非遺,掉一點都心疼!”
文創區的扎染攤前,大媽們正跟著藝人學捆布。藍白相間的棉布泡進水里,暈開的紋路像極了盛唐的云彩,有人舉著半成品拍照,背景里打鐵花的火光突然炸開——1600℃的鐵水潑向夜空,金雨落時,滿街的驚嘆聲里,不知是誰說了句:“這才是真正的‘火樹銀花不夜天’啊!”
正在河頭老街觀看節目的游客正用鏡頭記錄精彩時刻。
大唐百戲節通過豐富的非遺表演、非遺美食與非遺文創產品,立體化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游客打造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30萬根冰棍里的清涼心意
在河頭老街老車柿集,游客們正在觀賞擺放在景區的各種老式汽車。
“來,喝碗綠豆湯!”九大暖心驛站的吆喝混著冷風機的嗡鳴,穿紅馬甲的工作人員端著消暑茶穿梭,汗順著下巴滴進領口,卻笑著把杯子往游客手里塞。
30臺自動售賣機前,北京來的大叔擰開瓶蓋,涼氣混著滿足的嘆息:“這景區,是真把游客往心里裝啊!”截至目前,30多萬根冰棍的清涼,六種消暑茶的溫潤,早已成了比盛唐故事更動人的注腳。
此刻的河頭老街,《河頭東市行》的NPC還在和游客討價還價,戲臺上的鑼鼓還在敲,小吃攤的煙火還在升起。100萬人次的數字背后,是青石板路上的千年回響,是非遺技藝與現代服務的溫柔相擁,更是每個普通人對“詩和遠方”的真切向往。
責任編輯:張曉鵬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