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在鋼鐵、化工等26個領域開發292個垂直大模型
人工智能,激活數字經濟新動能
近日,無人機航拍的位于懷來縣的秦淮數據新媒體大數據產業基地。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攝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
河北算力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緊臨京津創新源頭,人工智能發展擁有廣闊空間。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省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努力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人工智能發展風生水起,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新動力。
夯實數字底座,筑牢人工智能發展優勢
輕點鼠標,計算指令由北京發出,經光纖傳輸至懷來處理并返回結果,全鏈路時延不超過2毫秒!
怎么做到的?靠強大的智能算力支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報告(2024)》顯示,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首位。
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之一。我省著力提升算力規模和效益,優化算力資源配置,提高存儲和運載能力,拓展算力產業鏈增值空間,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近日,位于石家莊市橋西區的河北億爾德科技集團實驗室內,技術人員正在構建基于大模型的交通應急指揮平臺。所用算力,來自石家莊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自購服務器,動輒花費上百萬元。使用智算中心算力,隨用隨買,性價比高,我們一次能訓練3款大模型。”億爾德科技集團總經理吳錫臻說。
搶抓人工智能發展風口,河北持續推進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2024年,石家莊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投運;今年2月,邢臺太行智算中心投運;今年3月,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B區新型智算中心項目開工。
發展人工智能,關鍵是算力,而算力的基礎是電力。
7月4日,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機房,一臺臺服務器閃爍著光,支撐著一個個數字化場景高效運轉。
“園區是環京區域最大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碳中和示范項目,目前綠電使用比例已超50%。”合盈數據懷來區域總經理呂志勇說,他們在張家口建設了多個新能源電站,待全部裝機并網后,年發電量可以支撐園區一年的用電量。
作為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300萬千瓦。綠色電力與綠色算力齊頭并進,今年一季度,張家口算力企業使用綠電比例超過30%。
把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環京津區位優勢轉化為算力發展優勢,一批算力項目在環京地區多點開花。截至2024年底,我省投運服務器超390萬臺,在用算力約占京津冀地區總量的69%。
有了堅實的算力基礎,我省加快數據開發利用,以場景化應用激發數據價值,加快把數據資源變為優質資產,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數據動力。
2024年,河北大數據產業收入305.6億元,規模居全國第9位;收入同比增長65.7%,增速居全國第1位。
拓展“人工智能+”,構筑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我省持續推進鋼鐵、化工等垂直大模型開發應用,深化拓展“人工智能+”行動,大力引進互聯網、大模型、大數據頭部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構筑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傳統的煉鐵高爐,處于看不見、摸不著的“黑箱”冶煉狀態。敬業集團有限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給高爐裝上了“眼睛”。
“爐溫輕微下行”“當前爐缸虧鐵較多,可能會影響順行”……7月9日,在敬業集團第一煉鐵事業部A號高爐主控室,高爐專家診斷模型平臺不時發出預警提示。
“它能實時診斷爐況,提供精準預警和操作建議,確保高爐安全高效運行。”該公司機動部科長彭凱彬說,高爐專家診斷模型的應用,讓“經驗煉鐵”變成“智慧煉鐵”。目前公司每冶煉1噸生鐵的焦炭、燃料消耗量分別降低2.1千克、3.5千克。
河北太行鋼鐵大模型來了!
我省39家鋼鐵企業聯合華為、阿里、百度等13家頂尖人工智能企業,共同研發了河北太行鋼鐵大模型,涉及鋼鐵產業142個全鏈條生產應用場景,賦能鋼鐵行業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
今年,我省聚焦各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持續推動人工智能企業與我省企業緊密合作,開展垂直大模型研發。目前,全省已在鋼鐵、化工等26個領域開發292個垂直大模型,新技術、新應用取得新突破。
在石藥集團潤石研究院,“人工智能+制藥”已成為現實。
在AI自動化合成實驗室里,三只機械手靈巧地騰挪翻轉,一絲不茍地做著藥物合成實驗。智能物料運輸小車來來往往,精準拿取、運送藥瓶、試劑等各種實驗材料。
這是石藥集團的AI藥物篩選系統。根據測算,這一系統的應用,讓新藥早期發現時間直接縮短超30%,研發成本降低近一半,候選化合物篩選準確率更是提高了近3倍。
“人工智能+”,助力產業向新而行,也打開了生活新方式。
從教育評價大模型到智能醫療診斷,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氣象大模型……各類面向細分行業的專用大模型百花齊放、各展所長,正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百姓日常,不斷塑造新優勢、激發新活力。
營造創新生態,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去年4月22日,家在北京的林建方在廊坊注冊成立廊坊數貿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打動他的,一是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高效、流暢的算力服務,二是廊坊當地提供的算力券。
廊坊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算力券優惠政策,每年投放1000萬元,對落戶的人工智能企業、科研機構等給予不同程度的算力補貼,目前已吸引9家企業來廊坊發展業務。
數貿通公司兌付了50萬算力券,相當于獲得了42PFlops(PFlops是指每秒一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次數)算力服務,滿足了企業全年的算力需求。
在人工智能新賽道上跑出河北加速度,不僅需要應用突破,更要構筑面向未來的創新生態。
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我省充分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用好科技成果權威性評價、競爭性評價和成果轉化競價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和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人工智能是新技術新領域,政策支持很給力。去年,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算力布局 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建立推進算力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加快引進人工智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促進高水平創新團隊、高技能人才不斷涌現。
大模型研發、落地,面臨著資金壓力。近日,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雄安新區工信科技數據局聯合舉辦大模型金融供需對接會,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與金融深度融合,加快技術成果轉化。
“讓人工智能像空氣一樣觸手可及。”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已在技術創新、應用示范、產業要素等方面形成系統布局,積極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生態。
人工智能發展蘊藏著無限潛力,誰能未雨綢繆、提前布局,誰就能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我省提出,到2027年,多元算力泛在融合,智能算力規模全國領先,數據要素高質量供給,大模型孵化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形成“算力規模領先、數據融合開放、行業模型創新、生態應用良好”的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河北日報記者 賈楠 解楚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