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冀時特約評論員:延 跡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關鍵時期,河北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錨定科技創新航向,將其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保障高水平安全的戰略支撐,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全力擘畫創新型河北建設的壯美畫卷。隨著惠企政策精準落地、核心技術持續突破、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燕趙大地處處涌現出蓬勃的創新活力。

乘國家戰略東風,在協同發展中蓄勢賦能。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賦予河北的重大歷史使命。河北牢牢抓住這一戰略機遇,緊緊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高效率對接京津創新源頭,高水平培育協同創新產業鏈條,高標準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努力把京津科技和產業溢出效應承接好,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2024年,全省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達332家,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34.8%,京津科技在冀轉化效率和比重持續攀升,創新資源要素加速向河北集聚,“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協同創新格局正不斷向縱深拓展。

破體制機制桎梏,在深化改革中激發創新活力。推進科技創新,制度為綱,綱舉目張。河北堅持以改革破局,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競爭優勢。拆壁壘、破堅冰,健全科技成果權威性評價、競爭性評價與成果轉化競價機制,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降風險、強保障,首推“科技投資研發轉化損失保險”產品方案,為科技企業構建起多層次風險保障體系;搭平臺、提能級,燕趙鋼鐵實驗室、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和雄安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競相崛起。我省一系列制度機制創新,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敢闖敢試的創新底氣。

因地制宜謀突破,在產創融合中培育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河北積極構建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我省強化主體地位,以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應享盡享為牽引,有效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讓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當主角、挑大梁;突出重點產業,聚焦全省12個主導產業和107個重點特色產業集群,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廣“共享智造”模式,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不斷涌現;暢通轉化渠道,首批支持建設6家科技成果中試示范平臺,備案168家省級以上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舉辦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打造和開放系列創新應用場景,推動科技、產業、金融、場景緊密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從太行山麓到渤海之濱,從雄安新區到冬奧之城,河北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路上步履鏗鏘,創新基因早已深度融入燕趙大地。未來,“科創之花”必將在這片創新熱土上處處盛放,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河北智慧與力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