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中國人民從未忘記這位老朋友。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
1938年,為援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這位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胸外科醫生不遠萬里,率領一支醫療隊來到中國,帶來了大量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到達晉察冀軍區后,白求恩率醫療隊奔走在槍林彈雨的前線,建立多處手術室和包扎所,救治了大批傷員。他還創辦衛生學校,編寫戰地醫療教材,培養了大批醫護人才;提議開辦衛生材料廠,解決了藥品不足的問題。
1939年夏,白求恩來到唐縣和家莊村的一處小院。面對根據地缺醫少藥的困境,他誓言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1939年9月18日,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在唐縣牛眼溝村一座簡陋的小院正式成立。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搶救傷員受到感染,醫治無效病逝于唐縣黃石口村。
一個加拿大醫生,為何在中國的戰場上燃燒生命?八十多年后,記者重訪昔日白求恩居住過、工作過的小院,走近那段難忘的歷史。
總監制:李 遙
監 制:趙永剛
策 劃:張 霰 胡印斌 房淑婧
編 導:胥文燕 郭甜肖
出 鏡:郭甜肖
攝 像:李 全
制 作:馮少玲
海 報:馮少玲
編 輯:孫 盼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