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我家住過八路軍⑤|家家都是堡壘戶

2025-08-11 09:13:20  來源:縱覽新聞

  

  記者 張培培 侯艷寧 宋瑤

  1944年3月8日,冀中軍區十分區副參謀長李大衛率領警衛連和機關人員奔赴北平以南大清河以北一帶開辟敵后新區。部隊急行一夜,破曉時分突遭日偽軍三路合圍。危急關頭,八路軍迅速退守到林子里村。這是個有五六十戶人家的擁軍堡壘村,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村民與八路軍并肩戰斗,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歌——

  村民李會明講述林子里戰斗故事。

  “林子里村的人,忘不了那場戰斗,更忘不了為保護我們而犧牲的烈士們。”2025年7月11日,83歲的李會明老人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在固安縣林子里烈士陵園的小路上,輕撫著忠魂亭下鄉親們建起的紀念碑,深情地說。

  1944年3月9日清晨,平津保三角地帶的風裹著寒意與硝煙味,掠過華北平原上這個小村莊,晨光漫過斑駁土墻,幾縷炊煙在微涼空氣中裊裊散開。

  村口,一隊身影匆匆走來——70多名八路軍戰士背負武器,腳步急促,偵察兵警惕回望。他們的到來,打破了村莊的寧靜。

  僅有的一簍小棗給戰士吃

  那時,李會明只有9個月大。那個血色清晨的硝煙、吶喊與犧牲,從記事起,聽著母親一遍遍地講述。

  “八路軍剛進到院子,槍聲就響了。他們先把老人、婦女和孩子往地洞、柴房里藏,安置妥當后,趕緊投入戰斗。”李會明說,“戰斗很激烈,八路軍打退了一波又一波敵人,但敵我力量相差太大了。后來人們才知道,固安及周邊五個縣的日偽軍有4000多人,把這一片20多個村全包圍了。”

  仗打到了家門口,鄉親們毫不畏懼地站了出來。青壯年沖到第一線,頂著炮火,幫八路軍挖掩體、掏槍眼,還把各家院墻砸通了當通道。民兵隊長李保林面對敵人的進攻,投出了兩顆手榴彈,十幾個敵人當場喪命。

  中午,戰斗暫時平息。戰士們又累又餓,但仍保持警戒狀態,老鄉們心疼不已。村民李廣才說,爺爺奶奶看到院子里的八路軍餓得扛不住,本想做點飯,可又怕生火的炊煙引來炮轟,就把家里僅有的一簍小棗拿了出來。戰士們每人抓一把揣進兜里,打幾槍就往嘴里塞一顆,就這樣一直堅持戰斗。

  下午,敵人組織了十幾門迫擊炮發起猛烈攻擊,輕重機槍不停掃射,打塌了八路軍堅守院落的土墻,敵人猛撲了上來。“小戰士李寶珍身受三處重傷,可他強忍傷痛從廢墟里爬出來。子彈打光了,他就拼死撿敵人投過來的手榴彈扔回去,最后壯烈犧牲。他才16歲,還是個娃啊!”說到這里,李廣才的聲音有些顫抖。

  “敵人攻勢越來越猛,李大衛腿部中彈暈了過去,房子被炸塌。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下,戰士們趕緊把李大衛轉移到地洞,我家成了臨時指揮部。”村民王俊強說。

  天黑后,槍炮聲暫停,王俊強的奶奶趕緊給戰士們送去玉米餅子。他們一邊啃著餅子,一邊商量著夜里突圍的計劃,有三個村民自告奮勇要當向導。“那天是農歷二月十五,月亮像個明亮的大燈籠,照得街上一清二楚。三次突圍都失敗,子彈也打光了。”王俊強說。

  林子里烈士陵園紀念館內,原冀中軍區十分區副參謀長李大衛子女捐贈的物品。

  林子里烈士陵園紀念館內,李大衛后人捐贈的林子里戰斗地圖陳列其中。“血戰一晝夜,彈盡失利”,地圖中間用紅筆寫的九個字,令人淚目。

  護著八路軍,就是護著咱自己

  3月10日天快亮時,鄉親們目睹戰斗打得如此慘烈,忙著幫八路軍修筑工事。“戰士們與敵人拼了一整天,刺刀又鈍又彎,沒法再用,便跟敵人徒手肉搏。鄉親們四處幫著找武器,鋤頭、鐵鍬、鐵叉都用上了。大伙兒心里明白,護著八路軍,就是護著咱自己!”王俊強說。

  “每一位戰士都是拼到最后。那天中午,一陣激烈的槍聲過后,敵人開始‘掃蕩’。”王俊強經常聽奶奶講起那個驚險場面,當時掩護李大衛參謀長的地洞口上蓋著一堆茅草,敵人搜查時,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臉上裝得跟沒事人一樣,才躲過了敵人。

  “終于熬到天擦黑,敵人總算是撤了。”李會明說,八路軍傷亡慘重,卻殲敵近400人,給日偽軍以重創。村里到處是斷壁殘垣,和家園被毀相比,讓村民們更悲痛的是那些靜靜地躺在林子里村的英雄們。“一定要把他們安葬好!固安縣群眾武裝組織的負責同志帶著20多個民兵,把馬莊鎮棺材鋪的棺材全抬來了,但還差十副。鄉親們二話不說,把給老人備的壽材都抬了出來。”

  “鄉親們用清水給烈士們擦洗身子、整理軍裝,輕手輕腳地把他們安放進棺木,趁著天黑把烈士們安葬了。”李會明用手指了指面前的陵園墓群說,“臨走前,大家在墓前發誓:這仇必報,將來一定立塊像樣的碑!”

  1971年10月,鄉親們自發豎起了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6.8米,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2015年林子里烈士陵園改擴建后,一座17米高的花崗巖紀念碑矗立在老紀念碑的東南方,兩座紀念碑共同守護著烈士的忠魂,寄托著后人的敬仰與哀思。

  鈴鐺一響,司令員來了

  村民王俊強說當年林子里村家家都住過八路軍。

  “1938年起,冀中軍區十分區司令員劉秉彥就帶著隊伍在我們村駐扎,很多人家里住過八路軍。”王俊強說。

  “八路軍跟咱老百姓是一條心!”王俊強回憶奶奶的描述,“他們幫鄉親們干活,晚上點著油燈,給大家講打鬼子的故事和干革命的道理。村里人也是掏心窩子擁護,家家都是八路軍的堡壘戶——幫戰士、藏武器、藏糧食、送情報、做軍鞋……”

  流淌在軍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已融入村莊的血脈。李會明老人在兒子李景強的幫助下,把家里珍藏多年的一幅畫抱來。這是長3米寬2米的農民畫《林子里戰斗簡史原貌圖》,生動還原了林子里村戰斗的經過,清晰地標注著當年的村莊布局和風貌。

  村民王俊強、李景強在《林子里戰斗簡史原貌圖》前尋找老宅位置。

  這幅畫是李景強2002年請村里畫師手繪的,村民們在畫前尋找著自己家的位置。王俊強家二進院的老宅坐落在村中央,前院住人,后院有磨坊、羊圈和豬圈,南廂房挖了隱蔽的地洞,專門給八路軍藏槍械、修武器。南廂房西側是正門,另一個門開在正房與門樓之間,直通后院。“鬼子‘掃蕩’風聲緊的時候,劉秉彥司令員夜里從這道后門悄無聲息地進來,天不亮又悄悄撤走。”王俊強指著自家宅院說。

  “他和我爺爺有個暗號。”王俊強指著正房西北角,那里拴著根繩子通到屋里,另一頭掛著個鈴鐺。鈴鐺一響,爺爺就知道司令員來了。他們進屋后繩子就立刻撤掉,等司令員走了,那根“消息繩”又會悄悄掛回原處。

  站在林子里烈士紀念碑前,微風拂過松柏,帶著草木的清香,攜來那段烽火歲月的回響。石碑上,八路軍與村民性命相托的故事已鐫刻成永恒——他們用血肉筑成防線,凝成“軍護民、民擁軍”的精神堡壘。

  如今,村里的土坯房變成了新民居,當年的地洞早已填平。烈士們長眠在大地上,長久地守護著鄉親們,他們的故事,是這片土地上最動人的史詩。

  【今日林子里】

  “紅色旅游+”讓村民日子更紅火

  林子里村黨支部書記李偉兵介紹“紅色旅游+”發展規劃。

  柏油路平整潔凈,排排民居掩映在綠樹間,文化長廊下幾位老人搖著蒲扇閑話家常……2025年7月11日,記者走進固安縣林子里村,這片曾見證抗戰烽火的土地,如今正將紅色基因化作發展動能,書寫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這幾年,村里搞紅色旅游,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村民李廣才的話語里滿是喜悅。作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林子里村打造了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林子里烈士陵園和“六個一”紅色文化主題板塊,成為集教育、研學于一體的沉浸式體驗場所。

  近一年,林子里村累計接待參觀學習團200余批次,游客超2萬人次。“帶孩子來場紅色之旅,感受拼搏精神,讓他們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林子里烈士陵園,游客賈先生道出了來這里參觀的目的。

  “先輩們拼死守住的家園,我們一定要把它建設得更美好。”心懷這份信念,村黨支部書記李偉兵帶領村民以紅色精神為引擎,促進產業發展多點開花:流轉近千畝土地發展果蔬種植,幫助農民增收;與本地電氣公司結對共建,打造完整電氣產業鏈;以家庭手工業為根基,培育多個箱包、漁具加工廠,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眼下,李偉兵正謀劃新一輪升級:豐富旅游產品體系,通過開發多元體驗項目、推出深度游產品、打造夜間文旅消費場景提升吸引力;深化產業融合,推動“紅色旅游+農業”“紅色旅游+工業”,構建產業協同機制,實現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策劃:劉成群 

  監制:張文君 梁海濤 

  統籌:張洪杰 楊佳薇 

  審核:陳紅梅 劉麗普

  編導:侯艷寧 宋瑤 張培培

  攝制:張立言 王宏飛 王青峰

  插畫:趙燕杰  張培培

  旁白:張恩博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丰县| 都昌县| 宜川县| 潜江市| 崇州市| 黔东| 张家口市| 宜章县| 方城县| 陈巴尔虎旗| 临清市| 景宁| 台前县| 苍山县| 汾阳市| 镇远县| 太湖县| 贵南县| 金塔县| 海城市| 枝江市| 方城县| 花垣县| 深水埗区| 册亨县| 苏州市| 扎兰屯市| 绥芬河市| 东阿县| 楚雄市| 姚安县| 五莲县| 昆山市| 科技| 南郑县| 诸城市| 嫩江县| 陆河县| 赤水市| 莱西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