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冀時特約評論員:延 跡
近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河北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吸納就業的主渠道、財政稅收的主來源。截至6月底,全省民營經濟主體總量為889.84萬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7.92%。今年上半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4620.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7.3%,拉動全省經濟增長3.6個百分點。數據印證,民營經濟正以硬核實力扛起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旗。
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河北多措并舉、協同發力,以政策措施“組合拳”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破壁壘促公平,厚植發展沃土。公平競爭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石。河北以制度性改革破除各類顯形和隱形壁壘,在項目招投標、市場準入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下大氣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鋪就公平競爭賽道。其中,在省市縣三級全面落地的“雙盲”評審改革,讓招投標“玻璃門”“旋轉門”成為歷史,自2023年5月推行以來,民營企業中標率、中標額分別提升到85%、45%左右。市場準入領域嚴格落實“非禁即入”,2024年全省民間投資增長2.0%,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民間資本在重點領域展現出強勁的投資信心和動力。
強要素優服務,激發創新活力。創新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河北建立44部門聯席會議機制,設置民營企業溝通交流“直通車”,常態化聽取企業意見、回應企業關切。實施土地、人才、金融、科技、公共資源、數據等6大要素環境提升行動,下足“繡花功夫”,精準落實各項紓困政策,全方位強化要素保障。如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實現應享盡享,科技創新券累計支持930家中小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1367項,“共享智造”模式賦能78個特色產業集群1.2萬家企業……各類政策的“精準滴灌”,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在燕趙大地充分涌流。
嚴監管護權益,筑牢發展底線。法治是民營經濟行穩致遠的保障。河北強化執法監督,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以“零容忍”態度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推廣“入企掃碼”新模式,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通過司法機制與行政督導結合,2024年全面完成國家臺賬內清償任務,推動“紙上權益”加速兌現為“真金白銀”;秉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持續優化親清政商關系,真正解難題、辦實事,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從連續三年“新春第一會”聚焦營商環境,到建立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和問題辦理反饋機制,河北始終以政策“硬度”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溫度”,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供廣闊舞臺。在充滿活力的燕趙大地上,河北民營經濟必將在政策全方位護航下不斷邁上新臺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