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網冀北電力一線工作人員在興隆縣六道河鎮開展電力搶修作業。 王富強 攝
和合承德網訊(記者焦帥,通訊員馮碩、杜婉燕)7月31日早上6時,國網興隆縣供電公司六道河鎮供電所所長王立國,指著新架設的嶄新線路,聲音略帶疲憊卻難掩自豪:“經過晝夜奮戰,我們新立了7基桿塔,架設了1.8千米導線。”
“昨天晚上,供電員工在新立的電桿上架線,下面就是流速極快、‘嘩嘩’作響的河水,可他們沒有絲毫畏懼,一心只為周邊村莊早日恢復供電。”一旁的村民感慨道。
王立國介紹,這里涉及9個村、2500余戶的供電線路,是六道河鎮受損較為嚴重的供電線路。“目前,我們已經為六安512線路立了23基桿塔、拉了2.6千米導線。所有搶修人員都在加班加點、晝夜奮戰,就盼著百姓能早日用上電。”
“從來沒想過河水會漲這么多,路上都是積水,我們的吊車帶著新桿根本過不去,水深的地方足有四五米。”一位搶修人員說,六安512線路在山區穿行,泥石流導致多處道路坍塌、山體塌方。道路坍塌后,雙車道變成單車道,路旁到處是跌落的碎石和塌方的泥塊,給運輸桿塔造成極大困難。
桿塔運輸到位后,新難題又擺在搶修人員面前——河水流速太快,搶修隊員無法抵達對岸新立桿塔位置。面對困境,搶修隊員們扛起工具和材料,從河岸一側近乎垂直的陡坡上艱難攀爬,前往工作點位。大家手腳并用,有人手被劃傷,有人衣服被劃破,卻全然不顧。抵達新桿塔位置后,顧不上喘口氣,便爭分奪秒地投入到緊張的搶修作業中。
當看到燈光亮起時,村民激動地拉著搶修人員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同時,六道河鎮供電所開放員工宿舍、活動室、圖書室等作為臨時安置點。工作人員忙著整理場地、搬來桌椅,為村民準備好礦泉水和泡面。一位老大娘拉著工作人員的手說:“真是太謝謝你們了,在這時候,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地方。”供電所的這一暖心舉措,贏得當地政府和村民的贊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