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聞網訊(記者張蕾 通訊員王鐵軍、馬曉輝)記者從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由河北省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動物園合作開展的青頭潛鴨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研究項目于近日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建立世界首個穩定的青頭潛鴨自然繁育種群,并將為全球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同時,階段性成果監測數據還將為全球青頭潛鴨保護提供首個系統性的“中國方案”。
2022年,河北省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動物園就青頭潛鴨就地保護研究開展合作。2024年4月28日,從北京動物園青頭潛鴨人工種群轉運來9只成鳥(5雌4雄),在衡水湖建立了全球唯一一座青頭潛鴨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研究基地,用于物種保護創新實踐。基地嚴格參照野生青頭潛鴨棲息地選擇特征,模擬自然濕地植被結構、水域環境及食物鏈特征,并設立野化訓練網籠,為人工繁育個體提供科學野化訓練環境。
經過兩個完整繁殖期,2024年放置的9只青頭潛鴨成鳥當年就已自然繁育出第一代雛鳥共13只,今年6月開始,自然繁育成功第二代雛鳥,目前正在健康成長,這也表明該項目已成功建立穩定的自然繁育種群。它不僅實現了青頭潛鴨繁殖數量的重大突破,而且為開展后續研究積累了涵蓋繁殖習性、棲息地需求的寶貴實踐數據,更為青頭潛鴨保護研究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代青頭潛鴨雛鳥在湖中荷葉上棲息(監測視頻截圖)
河北省衡水湖面積為75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線上的重要驛站。每年都有穩定的候鳥種群在衡水湖繁殖、越冬、遷徙停歇,因此,這里也成為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全球范圍內的核心繁殖地與越冬地之一。
供圖/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