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評論員 蘆靜

村民志愿者們正在搬運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陳志洋 攝

村委會為村民準備豐盛晚餐。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梁成棟 攝
洪災面前,我們該怎么做?
今年7月下旬以來,河北省太行山、燕山部分地區持續遭遇強降雨,并引發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路斷了,電停了,信號沒了,部分村莊一度失聯,成為“孤島”。
山洪不相信眼淚。危難時刻,他,一趟趟背起老人轉移;她,為了搶修主路,拆了自家一間農房;他,自掏腰包為鄉親們送上面包、礦泉水、方便面;她,家里沒進水,卻主動跑去別家清淤……
風雨泥濘中,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抱怨,所有人都不等不靠,沖進風雨里,踩在爛泥上,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守護著家園和親人。
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啟動鍵。災情發生后,全省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加快搶通電力、通信、供水、道路等水毀設施,推動生產生活秩序盡快恢復,一張張無私無懼的面孔令人動容,一抹抹“微光”給人希望和力量。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鄉里鄉親的受災,咱們得互相幫助”“我就希望村民有地方住,餓不著,渴不著”“老百姓都來幫忙,我作為黨員更是該帶頭干”……感恩每一個滿懷熱忱、沖在前面的人,正是有了這樣的眾志成城,受災群眾才能迅速安定下來。
跑起來才會更有力量。在這場與自然災害的較量中,從不顧自己財產損失卻忙著救助鄉里鄉親的“雨鞋哥”到幫忙搬物資、做飯、打掃衛生的村民志愿者,從利用自家民宿安置村民的老板到火速集結200名環衛工人和30臺清淤車馳援的企業家,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傳遞出抗洪救災的決心和信心,也讓人們看到了共克時艱的力量。
抗洪救災,每個人都是主角。守望相助,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一件件實實在在的事,讓微光成炬,讓肩膀成山。當每一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盡己所能貢獻一份力,我們生活的家園就會更加美好。
致敬每一個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每一份付出都值得銘刻在心,也期待受災地區能夠早日恢復往日的生機和活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