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單宇 通訊員 任小霞
向海圖強,藍色引擎動能澎湃。
唐山,這座大地震后涅槃重生的城市,不斷加快轉身向海、經略海洋的步伐,釋放開放潛能,彰顯開放活力,49年來,實現了由內陸型城市向海洋型城市的加速蛻變。今年上半年,沿海經濟帶GDP完成1710.8億元,累計增長6.7%,占全市比重37.23%。
圖為曹妃甸礦石碼頭。記者 杜雯拓 攝
背倚“工業重鎮”,作為全國最大的進口鐵礦石接卸港和鋼材輸出港,唐山港已躍居全國及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每天,來自全國各地以及世界多個國家的百萬噸貨物在這里流轉,到港車船快進快出,貨物集疏安全高效,港口日夜吞吐不息,成為唐山海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項目建設火力全開
港口發展,基建先行。眼下,隨著唐山港一批建設項目的拔地而起,港口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推動了服務能級的持續提升,多元化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在唐山港京唐港區銅精礦保稅混礦項目建設施工現場,工人們爭分奪秒加緊進行頂板安裝工作,這是項目主體完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建設者們滿弓緊弦,鉚足工程建設抓質量、搶進度的干勁。
6月23日,京唐港區銅精礦保稅混礦項目成功獲得海關總署批復并正式開展混礦作業。幾天時間,首批3萬噸銅精礦通過汽運方式順利抵達內蒙古赤峰,進行純銅冶煉。
重點建設項目有序推進。作為國內首個在粉砂質海岸及挖入式港池設計建造的30萬噸級重力式沉箱結構碼頭,唐山港京唐港區51#、52#散貨泊位工程目前已通過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用海批復,工程總體進展順利。這個項目總投資49.5億元,泊位投入使用后,年通過能力可達2560萬噸,將滿足鐵礦石、鎳礦等相關產業的運輸需求,進一步完善京唐港區的功能布局,大幅提升京唐港區的綜合競爭能力,更好保障供應鏈、產業鏈暢通。
“不僅僅是接卸能力的增強,51#、52#散貨泊位采用的堆場條形倉光伏發電系統,能直接減少港區能源消耗產生的碳排放量。以全封閉管廊與鐵路、鋼廠的互聯互通,形成‘公轉鐵’的運輸模式和‘前港后廠’的作業模式。這兩個泊位,將會不折不扣地成為金屬礦石綠色疏港的示范樣板。”唐山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1#、52#項目辦負責人董川說。
6月17日,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煤炭儲運配套翻車機房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工程車輛穿梭其中,施工人員忙著吊裝、緊固、焊接……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夏日建設圖景。
作為全省重點項目,全省在建的最大翻車機房,這個項目一開始,就吸引了諸多關注的目光。建設者們馬不停蹄,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廊道工程施工和翻車機房設備安裝。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唐山港曹妃甸港區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儲運能力。
在唐山港,綠色能源項目也在加速推進。唐港股份專業煤炭碼頭源網荷儲一期項目,是京唐港區首個風力發電項目,于今年6月份開工建設,工程完工后,每年能產生33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 “自用自發 余電上網”的模式,在滿足自身使用的基礎上,還可將余電優先本地消納,對于優化港口用能結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航線織網高頻上新
唐山,地處東北亞經濟區的中心地帶,產業優勢、區域優勢明顯。唐山港,資源稟賦優越,發展空間廣闊,歷經30多年的加速蝶變,成為唐山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的重要海上樞紐。
航線越多,網絡越密,港口的通達能力越來越強,各類要素資源高效集聚,客戶和貨源的吸附力就會越來越大。
7月25日17時30分,裝載近2萬噸鋼材的“長霞”輪駛離京唐港區,加足馬力駛向韓國平澤港。“經過多年的悉心培育,目前,唐山港京唐港區已經形成了通達韓國釜山、仁川、光陽、平澤、浦項等多個港口的件雜貨穩定航線,實現了韓國基本港全覆蓋。2025年上半年,保持了每月十幾艘以上的船舶頻次。”唐山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副部長鄧國超說。
除了件雜貨航線,火“出圈”的還有集裝箱。近年來,唐山港以集裝箱為紐帶,積極開拓新航線,不斷優化服務質量,全面深化陸海聯動,為唐山市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物流支撐。
14年前,“鴨綠江”輪在京唐港區順利完成91個標準箱的裝船任務后,首航韓國釜山港。這是河北港口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為腹地企業開辟了直達國際市場的新通道。唐山港,邁出了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此后,唐山港航線拓展的步伐持續加快。2017年,“SEOUL TRADER”號集裝箱貨輪從京唐港出發,直航日本關東,成為中日直航航線開通的重要坐標。2021年,唐山港—韓國平澤港航線投入運營,唐山港集裝箱航線實現了對日韓主要港口的高密度全覆蓋。2023年,首條東南亞集裝箱航線開通,中東、印巴航線試運營;2024年,借助京唐港—上海的高密度內外貿同船航線,開通河北港口首條遠洋航線“美西快線”,服務冀貨出海、國貨出海。
除了拓展物流通道,運輸方式也在不斷優化。經阿拉山口,向西連接中亞、歐洲;經二連浩特,向北連接蒙古國和俄羅斯;經滿洲里口岸,經西伯利亞鐵路直達歐洲……目前,唐山港擁有海上貨運航線230多條,通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內陸港59個,20多條海鐵聯運線路覆蓋11個省、區、市,成為面向東北亞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進一步顯現。
經緯航線不斷織密,內陸港星羅棋布,海鐵聯運通道無縫銜接,必將有力推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先進制造等產業協同開放發展,形成物流鏈支撐下的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為唐山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業繁忙活力迸發
2023年,唐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8.42億噸,同比增長9.53%。2024年,唐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8.6億噸,同比增長2.37%。連年增長的吞吐量,成為以港口之興,賦能城市發展的鮮活注腳。
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區,靠泊的船舶汽笛聲與起重機的轟鳴聲相互交織,碼頭上一片繁忙景象。“泊位深水化、船舶大型化、作業標準化,使我們在同類港口中更具競爭力。”曹妃甸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副組長孫中才說。該公司深化與海事、引航、拖輪等單位的合作,加強信息化共享和協調聯動,港口船舶周轉效率持續攀升,目前已實現常態化滿載靠泊作業。
作業效率,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客戶。走進碼頭近距離看生產效率提升,唐山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打出錨定目標任務,優化生產組織系列“組合拳”。通過追蹤船舶航行動態信息,優化船舶靠泊計劃,整合生產場地、設備、人力等生產要素,全時段、全流程監測生產過程,最大限度壓縮生產停時,保障船暢其行,貨暢其流,叫響京唐港區散貨裝卸、件雜貨運輸服務品牌。2025年上半年,唐山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均作業量突破65萬噸,船舶作業效率同比增長9%。
夏日的集裝箱碼頭生產一片火熱,貨輪平穩靠泊,自動化岸橋高效運轉,集疏運卡車魚貫而行。面對船舶集中到港的情況,津唐集裝箱碼頭制定清晰的生產作業計劃和目標,精準規劃前期作業,利用先進技術優化生產過程,科學規劃“岸橋—拖車—堆場設備”配比,釋放智慧管控潛能,以復盤總結分析生產組織優劣,為整體作業效率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躍動的數字,成為最有力的證明:津唐集裝箱公司在作業“弘泰”637輪時,船舶作業效率同比提升2%,作業“圣順72”輪時,船舶裝卸效率較同類型船舶最高效率提升2.87%。
山水萬程,步履不停。今天的唐山港,正以其在項目建設、航線布局、運營效率與智慧港口的突破性探索和實踐創新,向著世界一流綜合貿易大港砥礪前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