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入手,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大文章
——我市創新推出“一套材料、單次采集、多方共用”等工作機制
□記者 單宇 通訊員 薛岳楠
“以前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放射診療許可證》和《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這三個證件,需要跑三次、遞交三張申請表、共12項材料。現在我們只需要1個申請表9項材料,往返一趟就可以全部辦好了,特別方便。”在曹妃甸區醫院,記者與該院保健科主任張黎英聊起了我市營商環境的話題。
隨行采訪的市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介紹,為貫徹落實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和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精神,我市始終秉持“服務企業就是服務自己”的理念,聚焦群眾和企業需求,創新推出“一套材料、單次采集、多方共用”等工作機制,以改革“含金量”換取群眾“滿意度”,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大文章。
創新機制提效能,政務服務更便捷
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局瞄準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效的目標,創新推行“一套材料、單次采集、多方共用”機制,順應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思路,組織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自主謀劃了37個“一件事”,其中審批局牽頭推出的8個“一件事”均已落地,合計精簡材料79個,壓縮時間220個工作日,壓減環節118個,減少跑動次數33次。
同時,按照“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替代的一律替代、能共享的一律共享”原則,編制涉及21家單位、120類可共享材料的《政務服務事項共享材料清單》;直接取消21項法定證明事項、52項非法定證明材料,用專項信用“一紙報告”代替42個領域無違法違規證明。如今,275種電子證照可直接復用,814項證明材料實現“免提交”,無車證明“極簡辦”、排污許可排放標準變更實現“無感辦”、企業開辦等4個事項實現“全域通辦”,政務服務質效大幅提升。
全鏈服務護發展,企業成長更安心
市行政審批局積極探索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全面推行重大項目“容缺后補”等改革舉措。制發《關于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規范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的若干措施》,提出9項具體舉措放寬市場準入、規范備案管理。今年以來,全市通過“容缺后補”審批模式辦理項目立項手續16件、環評審批手續5件。
唐山灤盛食品有限公司家禽屠宰、肉制品深加工研發及冷鏈配送項目作為我市2025年省重點項目,在落地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全鏈服務的高效。為保證項目快速開工,市行政審批局在項目正式申報前提前對接屬地行政審批局、經濟開發區進行摸底,提前介入輔導前期手續申報。在辦理環評審批時,更是發揮“容缺后補”改革效應,以要素容缺方式辦理環評手續,使企業較計劃開工時限提前20天左右,有力推動了項目進程。
同時,搭建市縣鄉三級服務企業網絡,聯合印發《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實施辦法》,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五個階段編制增值服務事項清單,提供“一階段一清單一流程”服務。今年,全市企業服務中心服務企業超11350次,企業發展更有底氣。
暖心服務樹品牌,群眾辦事更舒心
市行政審批局全力打造唐山政務“這兒好辦”品牌,建立協調服務機制,依托“紅馬甲”服務團隊,以暖心幫扶、現場協調、辦事兜底,實現辦事群眾“最多跑一次”。同時,創新開展服務“找上門”活動,主動發現需求、解決訴求。截至目前,已開展協調服務3347次、服務“找上門”活動67次。
近日,辦事人王女士的經歷便是“這兒好辦”服務品牌的有力見證。當天,她將行動不便的父母從秦皇島接到大廳,想辦理房子過戶手續,卻發現未提前網上預約且現場號已發放完畢。唐山市政務服務中心身穿紅馬甲的“這兒好辦”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立即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輪椅,并啟動協調機制,聯系路北稅務、不動產登記中心、房產交易中心,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過戶手續。辦完手續后,王大姐對“這兒好辦”服務贊不絕口。
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市行政審批局還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更優質的服務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