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市場新需求 培育文旅新業態
暑期文旅,新供給帶來新體驗

日前,夜幕降臨,京杭大運河滄州市中心城區段流光溢彩、游船穿梭。多元文旅消費場景給滄州市民和游客帶來全新體驗。河北日報見習記者張昊攝
國潮展覽、非遺體驗、暑期研學、夜間消費……眼下正值暑期,為滿足市民和游客大眾化、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我省文旅部門、文博單位多措并舉增加優質供給,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增多,暑期文旅市場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文博熱”,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唐朝以博大的胸襟,吸引不同國家的人們沿著絲綢之路,前來尋求知識、尋找財富、實現夢想……”7月30日,河北博物院“天下長安——唐代文物精品展”現場,河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副研究館員趙小姣正給一群身著唐裝的孩子認真講解唐朝歷史知識,并通過解讀多種文物,讓孩子們領略唐朝的燦爛文化。
“剛才聽了老師的介紹,誰能說說唐朝女性妝容的特點?”離開展覽現場,孩子們來到河博學堂,參加袍衫云鬢“時世妝”社教活動,趙小姣向孩子們提問,討論展覽現場學習情況?!俺跆茣r期,女性妝容并不濃艷,我們通常以為的大唐女子風姿健碩的形態也不多見;當時女子頭上僅是簡單的折股釵、直釵,基本沒有珠翠等首飾……”聽到提問,周怡凝、張昕然等小朋友紛紛舉手回答。
“唐太宗時期女性的妝容確實較為淡雅,但隨著時代進步,盛裝華麗綻放了。尤其是首飾,開始出現大量連綴一排掛飾的步搖簪,并將簪首做成上翹翻卷的云頭、花朵、卷草等造型。”活動現場,趙小姣向孩子們繪聲繪色介紹著武則天時期較為流行的發髻和妝容,并結合繪畫作品、壁畫、造像等文物資料,講述盛唐時期的“紅裝胖美人”、中唐時期夸張的“時世妝”等唐代服飾及妝容文化。
銅鏡里的長安“花”,指尖上的長安款兒,袍衫云鬢“時世妝”……在河北博物院,除了參加各種社教活動,參觀者還可以帶著AR眼鏡了解燕趙文化,在輕松愉悅的數字展覽中了解豐富院藏,在4米多高的文物數字展示裝置上看文物“3D大片”。
讓歷史更鮮活、讓體驗更生動,這個暑期,沉浸式文旅成為不少文化場館的新亮點、新招牌。7月26日,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推出“燕趙故事薈”沉浸式文化空間,該空間“燕趙有聲”“燕趙有形”兩個創新場景,既能讓觀眾深切感受常山戰鼓的激昂、樂亭大鼓的韻味,又能讓觀眾跟隨鏡頭欣賞長城的巍峨、運河的悠然?!耙粋€全是聲音,一個全是畫面,這種文化呈現方式,將視、聽兩大感官通道徹底分離,很獨特?!辈簧偈忻衽笥洋w驗了該文化空間后說。
“今年暑期,部分博物館、文化館人流如織,有些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現象?!狈治鲈?,文博場館相關工作人員解釋,從需求層面看,人們出游從“泛觀光”向“精體驗”升級,更加注重個性化、特色化、文化味、科技感。從產品供給層面看,文旅融合打造了諸多新業態,科技賦能催生不少新場景。供需雙向奔赴,進一步激發了人們的出游意愿,提升了各大文博場館的熱度。
夜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新引擎”
7月31日晚,河頭老街評劇室外演出區,青年評劇演員張梓璇為游客朋友帶來評劇《花為媒》表演,精彩的唱腔引得掌聲陣陣。
“評劇、皮影、樂亭大鼓,‘冀東文藝三枝花’有廣泛受眾群體,因此我們在景區內組建了一支小劇團,從白天到夜晚,輪番上演戲劇、曲藝,讓唐山的傳統文化走進游客心里?!焙宇^老街景區負責人徐小文說,今年夏天,河頭老街舉辦百戲節,涵蓋100多種不同的表演類型,不僅有多種民俗藝術、非遺表演,還有實景劇,讓游客旅行體驗更加豐富。
夜經濟的底色,和燕趙大地深厚的歷史文脈有關,也離不開跨界混搭的業態創新。石家莊“莊超”足球聯賽將搖滾、文創市集融合在一起;邢臺市將中醫藥文化深度融入市井生活,推出“中醫專家義診區”“中醫療法體驗區”等特色區域,打造集診療、體驗、科普于一體的文化夜市;邯鄲市廣府古城,“一船閱盡三千年”光影秀以十大場景串聯起從春秋戰國到近代的歷史……
繁榮夜經濟,同樣離不開貼心服務。石家莊部分重點商貿企業主動延時營業;唐山發放“夜經濟消費券”;正定縣小商品夜市針對廁位緊張、停車難等問題,增建移動廁所、免費開放停車場、分時段實行交通疏導。還有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商業區持續開展夜間治安巡邏、建立消費投訴快速處理機制,提供共享輪椅、直飲水、手機充電等便民設施,為夜經濟保駕護航。
夜間消費映射城市活力,近年來,全省各地依托區域內歷史文化街區、商業街區、特色商圈等線下實體商業資源,打造一體化“夜生活”經濟圈,形成了多元夜間消費市場。下一步,各地將不斷豐富夜間消費場景,增加優質供給,打造更多夜間消費集聚區,讓夜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研學游,“寓教于游”解鎖新場景
“這是我初次接觸蔚縣剪紙,雖然制作工藝復雜,但老師非常有耐心,整個制作過程收獲滿滿?!比涨埃趶埣铱谑形悼h南張莊村一家剪紙工坊內,市民張鈺晴趁假期帶孩子前來參加研學,他們一起學習了蔚縣剪紙知識,覺得很有意義。
蔚州博物館內,孩子們成了“小小考古學家”,在文物修復課上拼接陶片;太行山腳下的南山小院,農事體驗課程,讓孩子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京西·無憂小鎮內,竹編技藝等10多門特色課程,讓人們感受傳統文化與自然教育的深度交融……
今年暑期,蔚縣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稟賦,以非遺傳承、紅色教育、農耕文化、自然科學等主題為主線,加快構建集教學、實踐、展示、交流于一體的研學旅游服務體系,打造特色鮮明的研學課程,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
暑假是研學游旺季,各類研學夏令營頗受青睞,越來越多中小學生選擇在研學實踐教育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為此,全省各地推出精品研學和旅游線路,豐富暑假文旅市場。張家口市文旅部門推出100余項特色文旅活動,打造6個煥新營業景區和4條夏季精品旅游線路;石家莊市推出7條暑期特色旅游線路,涵蓋自然山水、人文體驗等維度;衡水湖旅游景區推出一系列與鳥相關的研學課程,展示衡水湖的變遷及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河北,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日前我省發布魅力太行研學5日游、錦繡長城研學3日游、運河文化研學4日游等5條夏日研學旅游線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下,我省加快培育研學旅游業態,持續打造優質研學旅游產品,研學場景不斷上新,接下來,將緊扣市場消費新需求,不斷培育文旅新業態、新場景,進一步擦亮“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河北日報記者 史曉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