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河北經濟半年報亮點解析之七

7月16日,在“河北福嫂進京津”京津冀家庭服務業人力資源對接交流會上,家政服務企業工作人員(左)正在向求職者介紹整理收納師的工作內容。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 攝
近日,河北省發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全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5元,同比增長5.3%。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實現基本同步。
燕山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春城認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向同行,反映了高質量發展與民生改善的同步同頻。一方面,我省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促產業,在推動經濟增長過程中拓展了就業增收點;另一方面,“投資于人”減負擔的各項政策舉措有效落地,推動了民生福祉穩步提升。
真招實招頻出,夯實民生之本
每天清晨8時許,“河北福嫂”張茜會準時從石家莊沐瑾家庭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基地出發,前往北京市朝陽區一戶人家照看1歲多的孩子。
今年40歲出頭的張茜來自石家莊市藁城區,當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參加了當地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并最終順利通過結業考試,成為一名“河北福嫂”,在北京打開了自己的天地。
居民工作的日常,也是我省穩就業的微記錄。
京津冀協同辦活動,助力“河北福嫂”闖市場;367個零工市場,成為靈活就業信息港;1月至6月發放“人社惠企貸”183.28億元,幫助3932家企業穩崗擴崗……一項項舉措,把崗位的“蛋糕”做大、把技能的“梯子”加長。
兩個月前,衡水市景縣居民韓超面臨職場空窗期,是縣里的零工市場給他提供了信息:一家金屬制品公司正在招聘數控車床操作工。正好,他做過類似的工作,工資待遇也不錯。他與招聘企業一拍即合,工作很快有了著落。
這個零工市場是由縣人社局聯合專業人力資源公司打造的綜合性求職用工平臺,自今年2月正式運營以來,已經成功幫助400余名求職者對接了工作。
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來自省人社廳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2.4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0.97%,超過時序進度。
擴大的就業容量、提升的就業質量,帶來居民收入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2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8元,增長5.8%。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縱觀上半年,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增收渠道更加多元,是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有力支撐。
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二級巡視員彭青偉表示,今年上半年,工資性收入仍為居民增收主力。我省通過重點產業崗位挖潛、落實社保費率優惠政策、精準就業服務等組合措施,推動就業市場持續向好,居民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5.4%。
此外,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回暖帶動了產業發展,疊加京津冀協同發展及惠企政策持續發力,帶動經營凈收入增速趨穩,同比增長4.1%;財產凈收入平穩增長,同比增長4.0%;轉移凈收入增速加快,同比增長6.6%。四項收入全面增長,讓百姓的“錢袋子”更加充實。
真金白銀投入,提升民生溫度
養老、托幼、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如何消除后顧之憂,讓大家騰出閑和錢,充分地發展自我、參與消費、樂享生活?
一個進度值得關注:今年上半年,我省持續推進20項民生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多項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不斷刷新的民生工程進度條,指向一個理念:“投資于人”。
眼下,位于邯鄲市館陶縣的溫泉花園小區改造正在進行中。新粉刷的樓體明亮整潔,外墻保溫板已經加裝完成,規劃中的停車位和綠植區域輪廓初顯,新換的雨污管道即將埋入地下,小區綠化、健身器材安裝也在改造計劃中。
這是館陶縣今年改造體量最大的老舊小區,11棟樓里住著349戶居民。改造中,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將合理共擔資金,共同托起百姓的品質生活。
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人的發展和保障上來,既“直給”人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激發出更高層次的美好生活需要。
翻開上半年財政賬本,民生領域投入持續用力——今年上半年,全省八成以上財政支出用于民生,支出4266.8億元,重點投向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公共衛生等領域,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保障就醫。我省以就醫購藥便民服務工程破題,讓“指尖上的醫院”觸屏可及。截至6月30日,全省已開展預約服務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共403家,且全部接入“河北智慧健康”平臺。
改善住房。今年上半年,我省列入計劃的585個老舊小區全部開工改造;棚戶區改造工程已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7.7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7%,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照顧“一老”。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203個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71個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標準化培育任務,養老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呵護“一小”。全省建成一批設施完備、服務優質的普惠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機構堅持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更利于滿足居民托育服務需求。
“‘投資于人’的頂層設計,從生活改善、個人發展、經濟增長等維度多向協同發力,為你我他帶來利好和機遇?!蓖醮撼潜硎?,隨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全方面完善,真金白銀支撐的民生保障將不斷豐富內涵、拓展外延,持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河北日報記者 宋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