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開通暑期高校學生資助熱線
河北日報訊(記者陳華)日前,從省教育廳獲悉,今年暑期河北省繼續開通學生資助熱線電話,為大學新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提供資助政策咨詢與幫助。
熱線電話主要受理與地方高校資助措施、綠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中西部地區新生入學資助等有關的咨詢。河北省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為:0311—66005723。集中受理時段為:7月7日—9月15日。開通時間為:工作日每天8:30—11:50、14:30—17:30。
據了解,國家在高等教育本專科階段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其中,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信用貸款,優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間學費和住宿費,超出部分可用于彌補日常生活費,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0元,在校期間利息由國家承擔。助學貸款期限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
國家助學貸款分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有貸款需求的學生可向戶籍所在縣(市、區、旗)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咨詢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或向就讀高校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咨詢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學生同一學年內不能同時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
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學項目滋蕙計劃(原新生入學資助項目),財政部、教育部委托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具體實施。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可申請入學資助項目,一次性補助其從家庭所在地到被錄取院校之間的交通費和入學后短期生活費。學生可向當地縣級教育部門咨詢辦理。
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如暫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可在開學報到時,通過高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后,高校學生資助管理部門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采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暑期將至,教育部門特別提醒廣大學生“擦亮眼睛”,警惕網絡詐騙,警惕不良“校園貸”,對于陌生可疑的短信、來電、微信好友等,做到“不回復、不接聽、不理睬、不轉賬”,解決經濟困難最安全最靠譜的方法是向家長、老師和學校求教求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