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撬動綠色發展
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計開展排污權交易1468筆,交易金額達1.22億元,交易規模位于全國前列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賈楠、劉鑫)今年以來,我省把排污權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健全完善市場化配置體系,著力構建配置更高效、交易更活躍、監管更有力的交易市場。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計開展排污權交易1468筆,交易金額達1.22億元,交易規模位于全國前列。
建立健全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是資源環境領域一項重要的制度改革,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舉措。
作為全國首批排污權交易試點,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啟動排污權市場化交易改革。2022年6月7日排污權交易市場鳴鑼開市以來,我省盤活存量,用好增量,讓供給更好服務項目需求,精準高效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以價格和市場導向提升企業自主減排內生動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環境污染根子上是生產方式的問題。我省建立了科學完整、符合市場價值規律的排污權交易價格體系,搭建起全省統一的排污權交易服務平臺,讓企業公平公正公開自由交易,獲取減排收益,進一步促進企業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減少污染排放,提升環保水平。
今年以來,我省組織金融機構開展了5次政銀企對接會,以重點企業、產業集群為重點,探索創新排污權抵質押貸款金融產品,推動生態資源加速向生態資產轉換。優化改進交易主體審核工作,取消縣級初審,鼓勵實行“不見面”審核,壓縮審核時限,不斷提升排污權交易服務質效。
邯鄲打通企業綠色價值變現通道,對納入環保績效創A創優任務的工業企業,依托第三方,對其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綠色資產和綠色行為進行評估,建立企業“綠色賬戶”,將賬戶總值作為銀行授信的重要依據。
“綠色賬戶”實現了點綠成金,為主動提升環保績效的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今年3月,曲周縣中馳新材料有限公司因在碳素行業“綠色賬戶”總值排名靠前,憑借“排污權資產+綠色績效杠桿”這一組合工具,獲得貸款100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不斷探索創新排污權市場交易方式,我省堅持落實區域總量控制原則,圍繞構建全省統一大市場,推動邯鄲、滄州、石家莊、邢臺等市完成40筆排污權跨區交易,邯鄲4家企業實施排污權租賃。
“排污權交易改革實施以來,我省堅持環境有限、有償、有價的理念,運用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激勵相關產業向低消耗、低污染方式轉型。”河北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服務中心主任唐超說。
如今,“誰排污誰付費、誰減排誰受益”的機制已使環保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今年上半年,我省企業間交易674筆,交易金額0.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176%,企業間排污權交易日趨活躍。從被動減排到主動治污,排污權交易改革有效撬動了綠色發展。
不斷健全完善資源市場化配置體系。接下來,我省將圍繞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加快出臺規范政府儲備投放管理等措施,開展主動服務,指導企業盤活存量排污權資源,構建以企業間排污權交易為主的交易市場,推進排污權資源向新質生產力聚集,為污染防治和綠色轉型增添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