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車輛行駛在修整后通往興隆縣朱家溝村的道路上。河北日報見習記者張昊攝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曹智)7月31日,興隆縣六道河鎮五道河村至朱家溝村的臨時道路建設完成。至此,六道河鎮受災失聯村的進村路全部打通,為后續搶險救災提供了重要保障。
承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勇介紹,這條臨時道路是朱家溝村唯一的進出通道,7月30日夜間開始施工,7月31日20時完成。
興隆縣六道河鎮受災嚴重,多個村莊發生山體滑坡、路面損毀,其中7個村莊因災失聯,朱家溝村便是其中之一。通往朱家溝村的道路損毀尤為嚴重。為迅速打通救援通道,相關人員與設備第一時間集結到位,多地及企業支援的大型機械及時投入使用,有效加快了施工進度。
懸崖下的山谷中,一段長約300米的道路路基被完全沖毀,此處水深且急,成為施工的主要難點。為盡快修通道路,當地交通運輸部門決定就近取料,原址重建。但最近的石料距施工點尚有數十米,搬運過程中極易被河水沖走,這讓施工一度受阻。施工人員創新方法,將鉤機依次排開,接力傳送。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10多臺有著7米多長臂展的鉤機并肩協作:一臺鉤機抓取石料后傳給第二臺,第二臺再傳遞給第三臺……通過這種接力方式,石料得以快速運送至施工點。7月31日凌晨5時許,這段約300米長的道路率先修通。
朱家溝村入口處,一段長約2公里的道路被泥石流完全覆蓋,最大埋深5米。當地調配17臺大型挖掘機和多輛裝載機對覆蓋物進行清理轉運。7月31日晚,這段通道全部貫通。
目前,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工作人員仍在持續加強巡查,對修通路段進行加固平整,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