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事,讓港口運行更通暢
——AI賦能千行百業一線故事(六)
7月25日,唐山港京唐港區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唐山海事局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監督檢查。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攝
海運具有運輸量大、運輸成本低等優勢,但也存在運輸效率較低的不足。唐山海事局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打造集智慧監管、智慧服務、智慧港航于一體的智慧海事體系,給港口裝上智慧大腦,海運運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潤海662’輪,這里是唐山市海上搜救中心,系統識別到你船與正前方約1海里的‘威爾7’輪有碰撞風險,請及時聯系避讓。”7月25日,唐山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該局新立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于世杰打開自主研發的商漁船碰撞預警系統,最新一條提示信息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于世杰介紹,提醒信息會根據實際情況,以甚高頻、短信、電話三種形式發送給相關船舶值班人員,能夠顯著提升通航秩序管理效率和港口運行通暢性。
近年來,海上漁船作業愈發頻繁,加之漁船自動舵廣泛應用,駕駛員容易產生僥幸心理,對瞭望的關注度降低,致使商船漁船碰撞事故風險顯著上升。
商漁船碰撞預警系統實時接入船舶AIS(船載自動識別系統)信號,結合智能算法對船舶航行態勢進行動態風險評估,評估結果將在電腦屏幕上直觀顯示,并同步觸發語音報警生成。其中值班員告警信息直接通過本地音響設備輸出,提示值班人員。
系統根據預警緊迫性,綜合采用三級預警方式,將錨地、航道等高風險區外兩海里劃定為普通風險警戒區,使用甚高頻提醒漁船即將進入高風險水域。當漁船進入錨地、航道等高風險水域,使用甚高頻加點對點短信提醒船舶。當漁船與商船存在碰撞風險,系統立即自動撥打電話通知漁船,同時自動通過甚高頻提醒商船采取避讓措施。
“在捕撈季節,系統平均每天發送提醒短信100余條,撥打船主電話40余次,甚高頻提醒100余次,實現了商漁船碰撞從‘人防’到‘智防’的躍升。”于世杰介紹,商漁船碰撞預警系統運行以來,預警提醒覆蓋率達100%,大幅降低船舶航行風險,為數字化港口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交管中心,我船‘鴻盛98’輪申請起錨進港。”“‘鴻盛98’可以起錨,進港途中與前船保持安全距離!”7月25日,唐山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員通過自研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快速定位該船并進行回復。
VTS系統就像交通管理中心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可以監控海上船舶的一舉一動。聚焦當前國內外VTS系統普遍存在的可擴展性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數據整合能力弱等瓶頸問題,唐山海事局研發出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國產VTS系統,切實保障了水上交通基礎數據安全和監管體系自主可控。
該系統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全面接入雷達、AIS、氣象儀等多源感知設備,深度融合船舶、船員、安檢等各類監管業務數據,構建起一個高度集成、智能協同的海事監管平臺。系統具備智能雷達目標處理、多源信息融合、視頻AI跟蹤、惡劣天氣自動提醒、動態決策支持等核心功能,提升了海事部門對通航環境的掌控能力和突發事件的響應效率。新一代國產VTS系統能夠有效降低航運企業運營風險,提高港口通行效率和船舶周轉速度。
航道、錨地等關鍵水域船舶運行狀況一目了然,海上智能監管網越織越密。今年以來,截至6月30日,唐山海事局轄區共監管進出港商船8196艘次,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率達100%。
提高海事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有助于推動港口運轉效率提升。
來到唐山港京唐港區智能化集裝箱碼頭27號泊位,登上“長恒26”輪,唐山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工作人員梁龍杰正在進行日常檢查。在進行船用測深儀檢查時,梁龍杰打開手機上的DeepSeek-R1模型,很快調取出檢查要點,按照提示進行了檢查。“如果沒有DeepSeek-R1模型,現場遇到不熟悉的檢查項目時,需要查閱有關的資料,或打電話咨詢其他工作人員,就會浪費很多時間。”梁龍杰說。
京唐港區船舶流量大、業務類型復雜。以往,在巡航管理、船員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要查閱大量手冊和法規,耗費大量時間,效率較低。海上應急指揮和法規咨詢業務也面臨信息碎片化、決策鏈條長的困境。
2022年,新立創新工作室開發出“小海”AI語音助理,可實現氣象預警、調取數據、計劃審核等功能。通過與“小海”對話,船舶進出港計劃審核發布時間從17分鐘縮減到1分鐘,臨時交通管制信息處理時間由20分鐘縮減到2分鐘,惡劣氣象預警發布時間由26分鐘縮減到3分鐘。
2025年,創新團隊集中力量進行技術攻關,在“小海”AI語音助理基礎上實現升級,研發出能夠更精準理解用戶指令、更高效處理復雜問題的DeepSeek-R1模型。
“DeepSeek-R1模型投入運行后,為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工作帶來了顯著變化。”于世杰說,模型的應用推動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安全檢查法規關聯響應即時可達,整體決策效率提升超10倍。服務質量全面升級,模型可提供全天候不間斷法規咨詢服務,借助自然語言交互降低使用門檻,便利用戶需求。
商漁船碰撞預警系統等智能海事系統的應用,保障了港口物流鏈安全穩定運行,有效提升了港口運營效率與船舶通行能力。唐山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龐俊青表示,將繼續推動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在海事監管服務中的多場景應用,助力打造現代化、智慧化港口物流體系,推動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河北日報記者 馬彥銘)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