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縣南臺子西溝村山體滑坡發生后,包村干部董建國第一時間群發短信、派人送信求援
兩條信息給災后“孤島”帶來希望
7月24日下午,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行政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董建國(右),在西溝村二道溝門自然村,入戶宣傳防汛,轉移避險。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供圖
7月27日20時20分,灤平縣副縣長孫立俠的手機收到一條遲到了整整8小時的短信:郝家2處房屋整體消失3人失聯……,二道溝門8處房屋整體消失……6人失聯,3名傷者需及時救治……
短信的編發人,是該縣南臺子西溝村(以下簡稱“西溝”)包村干部董建國。他發送的時間是7月27日中午12時左右。這條穿越8小時“信息黑洞”的短信,見證了暴雨導致斷路、斷電、斷通信的絕境,也見證了西溝干部群眾積極自救的堅韌。
7月26日傍晚,滂沱大雨傾盆而下。馬營子滿族鄉行政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西溝包村干部董建國和村干部們拼盡全力,終于在19時13分將地質災害點村民全部安全轉移。董建國通過微信向鄉黨委書記趙寧報告。趙寧叮囑:“務必照顧好集中安置人員,注意安全。”
隨后,持續的特大暴雨徹底摧毀了通信基站、沖垮了道路橋梁。馬營子滿族鄉全域,尤其是海拔最高的西溝,瞬間淪為與世隔絕的“孤島”。
村委會的空房騰給了16名轉移人員,董建國和其他兩名包村干部王振宇、趙碩就窩在車里休息。7月27日凌晨一點多,瓢潑大雨漸小,但洪水已漫過村委會門前的公路。凌晨4時許,天剛蒙蒙亮,迷迷糊糊的董建國一激靈醒來,強烈的不安驅使他立即帶人分頭探查災情。
從村委會出發一路向上,搜救二道溝、棺材石、郝家、石皮縫子等自然村;另一路向下,搜救孫家、三畝地等自然村。
二道溝的景象觸目驚心,整個村莊竟被山體滑坡掩蓋。他們立即開展救援,用行軍床將受傷的石姓父子艱難抬回村委會。之后,匯總各自然村情況。臨近中午,董建國用手機編發了那條承載著西溝希望的短信,群發給所有聯系人。然而,手機信號格始終顯示空白。
河北承德市灤平縣環境二號06星災后圖像(2025年7月28日07時05分采集)
17時,村民李守明冒險從馬營子村翻山返回西溝為妻子取藥,董建國瞬間看到希望。“守明,村里的情況你看見了,你路熟能回來就能回去,我手寫一封信,辛苦你一定送到書記、鄉長手里。”董建國握住李守明的手反復叮囑。
李守明點點頭,轉身再次邁向險象環生的山路。可因為山林起霧,這封信一直到第二日11時才送到趙寧手中。
另一邊,與西溝隔河相望的南臺子村包村干部張瑞鵬竟在信號微弱處收到了董建國的短信。他立刻將這條生死信息轉發給被困鄉政府的趙寧和鄉長宋海龍。
鄉政府內,趙寧和宋海龍憂心如焚。此時,馬營子已與外界隔絕22小時。他們嘗試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但西溝一直聯系不上。一位曾在電信公司工作過的撲火隊員提出:鄉政府附近有一個聯通基站,如果能恢復供電,或許能搶修出微弱信號。
7月27日20時許,柴油發電機轟鳴起來。經過緊張搶修,宋海龍的手機捕捉到一絲信號。20時20分,那條8小時前編發的呼救短信,終于沖破“孤島”,抵達孫立俠的手機。
收到短信后,省、市、縣迅速組織力量,應急、水務、交通、公安、消防等18個部門救援力量星夜集結馬營子外圍。100名應急隊員、60名消防指戰員、10名公安無人機飛手整裝待發。
7月28日清晨6時,第一支救援隊從鄉政府向西溝挺進,救援緊張而有序地展開。(河北日報記者 李建成 陳寶云 王育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