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部分蔬菜產區遭遇持續強降雨,高溫高濕環境對蔬菜產量與品質造成嚴重影響。近日,省農業農村廳農技專家提出強降雨后蔬菜安全生產管理建議,最大限度降低暴雨災害損失,保障蔬菜生產安全。
“蔬菜被暴雨沖刷易致莖葉折斷,植株傷口增多,誘發病害流行,造成蔬菜潰爛。田間長時間積水,土壤透氣性下降,使得蔬菜根部缺氧漚根。”專家建議,對積水嚴重地塊,農戶立即組織排水,盡快降低田間濕度,防止因驟晴高溫加劇蔬菜漚根、死根現象,促進根系恢復生長。
對因雨水倒灌受損的老舊棚室及存在隱患的設施,在排凈積水后,及時進行檢修加固。重點防范溫室后坡及兩側山墻等關鍵部位,避免設施因長期浸泡導致結構損壞或垮塌。
及時清理田園,恢復植株生長。雨后及時清除田間蔬菜病殘體、折斷枝葉及受損嚴重的果實,減少病原菌滋生,預防病害流行。風雨易致蔬菜支架傾斜或倒塌,雨停后及時巡查田間,扶正倒伏支架,防止植株互相擠壓,并適度培土壅根,穩固植株。被泥沙黏附或掩埋的蔬菜莖葉,易引發葉片潰爛,阻礙呼吸、蒸騰及光合作用,使用清潔水源沖洗植株表面污泥,恢復葉片正常生理功能。
在強化病蟲害綜合防控方面,專家建議,雨后及時選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68%精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地面噴施,保護受損根系,預防根腐病、莖基腐病。
“暴雨造成植株機械損傷,抗逆性下降,加之高溫高濕,極易誘發軟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等多種病害流行。”專家建議,農戶應加強田間巡查,密切監測病蟲害動態。一旦發現病害初發跡象,立即選用對癥藥劑進行精準防控,遏制擴散蔓延。
加強田間管理,復壯植株保產穩產。受澇漬危害較輕的地塊,可施用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等生物刺激素類產品,有助于調節土壤酸堿度、緩解鹽漬化、促進根系活力恢復。同時,葉面噴施氨基酸或適宜植物生長調節劑,提升植株整體抗逆能力。
專家建議,對長時間受淹或洪水淤積導致植株大面積萎蔫、死亡甚至絕收的地塊,迅速清理植株殘體,結合整地翻耕,每畝均勻撒施生石灰50至100公斤或噴施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及時搶種生育期短的葉菜類,盡快恢復生產,挽回前茬損失。
(來源:河北日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