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福嫂”蓋立平(左)在北京雇主家中照看寶寶。(河北日報資料片)
傳統觀念中,家政行業常被貼上“門檻低”“伺候人”等標簽,從業人員大多是四五十歲的阿姨,與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大學生不太沾邊。
在這些觀念影響下,一些高校開設家政專業,曾被質疑“大材小用”。
近日,記者在“河北福嫂”進京津輸入基地——河北文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時發現,7名家政學科班出身的大學生被企業視為“香餑餑”。兩年前入職公司的趙欣悅,畢業于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如今已成長為培訓管理部門負責人。趙曉靜、翟曉雨等6名來自河北師范大學的本科畢業生,目前分別擔任總經理助理、新媒體運營主管、人力行政主管等不同職位,成為公司發展的頂梁柱。
家政服務需要“學”“術”結合
近年來,關于家政行業缺人的聲音,一直沒停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曾發布的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中,家政服務員、保潔員等職業位列前十。
據統計,當前我國家政服務業面臨2000萬人的用工缺口,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短缺問題尤為突出。
表面上看,做好家政服務更依賴“術”,即服務人員的職業技能。然而,這一行業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學”,把家政服務當成一門學問,對家政服務理念、文化禮儀有所認知,具備團隊管理運營和對行業發展方向的規劃把控能力。
時代在變遷,當80后、90后家庭成為家政服務主力消費群體,他們對服務的需求也從簡單的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升級為科學育兒、老年照護、家庭健康管理等多重需求疊加的場景。
同時,家政行業對人才的衡量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家政經理人、項目經理等崗位需求占到市場需求近一半,家政講師、高職高專的專業教師占到市場需求的25%。
專家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革新,家政行業正朝著數字化、智慧化、專業化方向快速發展,家政人才培養模式也要不斷與時俱進,特別要深化產教融合。
作為我省巾幗家政實訓基地,去年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招收了300多名家政相關專業學生。圍繞“一老一小一家庭”,該校設置了托育、護理、養老等6個細分專業,貫穿家政服務行業全流程,并通過模擬實際工作場景,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
在河北師范大學,家政學課程非常豐富,除常規的通識課程外,還開設了兼具理論性和實用性的專業課程。其中,理論課程包括家政學概論、家政思想史、家庭營養學、家庭教育學、家政企業管理和生活美學等;實踐課程包括家庭茶藝、家庭收納、家庭烘焙、嬰幼兒照護等。
“大學期間,我們實施三導師制,學院為每個學生配備一名專業導師、一名行業導師和一名負責日常管理的輔導員。通過這種模式,培養懂理論、會操作、能教學、善管理的綜合性人才,讓我們入職后能快速適應崗位需求。”趙曉靜告訴記者。
“搶人”現象折射市場新變
在浙江,今年該省首個家政學本科專業的第一屆畢業生,就被家政機構一搶而空。
“畢業前,我們的學生就基本上都被‘預訂’走了,其中不少學生都在北京的家政行業企業就業。今年,我們還會繼續擴大家政專業招生規模。”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胡會來介紹。
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搶人”現象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家政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渴求。同時,也反映出社會職業觀念的進步,家政行業正從傳統勞務型向現代服務型加速轉型。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多個文件,鼓勵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聚焦家政服務品牌建設、產教融合深化、職業標準完善及職業技能提升,加強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建設,加快推進家政服務相關專業人才培養。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家政服務業產教融合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進入家政行業”。
而今,本科已經不是家政學的學歷上限。2021年,河北師范大學新增家政學碩士學位授權點。此后,南京師范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也開始探索建設家政學碩士點。
盡管如此,記者在多家家政公司走訪時了解到,在家政服務領域,一些職業偏見依然存在。相關部門應繼續完善學歷教育與深造體系,加速教育發展與行業需求深度融合。此外,還需要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社會保障體系,暢通晉升渠道,提振年輕人投身家政服務行業的信心。
隨著“一老一小”照護剛需持續釋放,我國家政服務業規模迅速擴大,現已步入萬億元級市場。
《2024—2029年家政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預計較2020年增長120%,其中,養老護理、母嬰照護、高端保潔三大細分領域貢獻了65%的增量。
記者了解到,基于豐富的市場調研,目前河北師范大學家政學專業設有本科生、研究生、函授生3種招生模式,既培養家政教育、家政企業管理和一線高級服務人才,也為傳統從業者提供提升技能的上升渠道。
談及未來發展,趙曉靜說:“我是家政學專業的學生,希望我們能構想出更加理想的養老方式、育兒方式,造福更多的人,我覺得很有意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代家政已成為融合專業技能與人文關懷的‘幸福產業’,會吸引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加入。”河北文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冠軍相信,這些年輕的專業人才“加盟”,將會持續打破刻板印象,為家政業發展帶來無限可能。(河北日報記者 劉榮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