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向“綠” 產線向“智” 產品向“新”
——我市推進鋼鐵業轉型升級紀實
記者 志遠
近日,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煉鋼事業部連鑄作業區,一根通體火紅的鑄坯正沿著軌道穩穩前行。主控室內,生產技術室高級主管張賀君目光鎖定在監控屏幕上,密切跟蹤著工業純鐵鑄坯下線情況。當高拉速試驗成功的那一刻,他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臉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唐鋼將行業一流水平作為全力以赴攻堅的目標,發揮現有技術、裝備和人才優勢,持續優化改善提升,著力打造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煉鋼產線。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鋼鐵產業由黑變綠、由舊變新、由大變強,以產業向“綠”、產線向“智”、產品向“新”,加快從鋼鐵大市向鋼鐵強市轉變。
產業向“綠”發展
“從唐山港京唐港區礦石碼頭堆場,到各個企業的料倉,水平長度約8公里的‘共享廊道’,內置3條管徑0.5米管帶機,實現鐵礦石、煤炭運輸‘公轉廊’。”“共享廊道”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廊道串聯起5家鋼鐵、焦化企業,相比于國Ⅵ排放標準的柴油卡車運輸,預計每年可減少顆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671噸、15噸、28噸。
這條“共享廊道”的建設緣于唐山鋼鐵生產基地向沿海布局。河鋼集團唐鋼公司、京津冷軋鍍鋅有限公司、天柱鋼鐵集團……如今,渤海灣畔已聚集了多家退城搬遷的唐山鋼企。
“沿海模式”讓唐鋼插上了騰飛的“綠色翅膀”。在皮帶通廊實現物料全封閉運輸的基礎上,唐鋼制定了多個科學綠色指標體系和標準,并將研發和優選的先進綠色技術融入新廠區的總體設計中,確保全流程節能減排和生產組織的高效協同。
唐鋼在新廠區投資近100億元建設環保項目,應用了當今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及130多項世界一流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了鋼鐵生產全過程的超低排放。
隨著越來越多鋼企選擇低碳式發展,唐山鋼鐵產業“含綠量”逐漸增加。目前,共培育首鋼京唐等國家級綠色工廠19家、省級綠色工廠26家,實現綠色工廠全覆蓋,居全省首位。
首鋼京唐公司“無廢”生產模式,經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評定為“無廢企業”典型案例,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鋼鐵企業案例。
產線向“智”改造
數字化智能設備“一鍵煉鋼”,煉鋼作業實時畫面和設備運行數據“一屏盡顯”,來回旋轉的機械手臂對樣品“自動化”精準化驗……在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智能化”細節處處可見。
“我們以退城搬遷為契機,全力推動智能制造戰略工程,實現生產方式智能化、裝備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他們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逾80%、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逾55%。
2023年,天柱鋼鐵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評為“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其智能在線監測、數字孿生工廠建設、車間智能排產等10個項目典型場景獲推薦。
技術改造是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的關鍵。近年來,唐山搶抓數字經濟新賽道、主賽道,深挖數據要素潛力,把數字屬性、創新屬性嵌入鋼鐵產業,以數智化改造提升產線“含新量”。
首鋼京唐公司應用數字孿生技術,讓過去看不見、摸不著的轉爐煉鋼有了可視化展現,有助于全面剖析煉鋼全過程,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益和精準度;唐鋼擁有國內鋼鐵企業首個覆蓋全生產流程的智能制造體系,通過融合互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催生高品質鋼鐵產品……
隨著鋼鐵產業企業“智改數轉”步伐不斷加快,智能技術裝備在生產線有了更多集成應用,鋼鐵“智造”場景持續豐富。向“智造”要動能,為鋼鐵產業發展加裝了“數字引擎”。
產品向“新”而行
安賽樂米塔爾集團與中國東方集團合資新能源軟磁材料項目在唐山簽約落地,打造新能源軟磁材料生產基地。該集團是全球優秀的鋼鐵制造商之一,中國東方集團是香港上市公司,其控股的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大型鋼生產應用基地。
“新能源軟磁材料具有磁感應強度高、鐵芯損耗低、加工性能良好、強度高、耐久性良好等優良性能,主要用于各類電機、發電機、變壓器等,將助力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開發綠色環保的解決方案。”津西鋼鐵相關負責人說,開發高端新產品,他們從未停下腳步。
在津西鋼鐵產品展廳,一件件應用鎖扣工藝的熱軋鋼板樁擺在顯著位置。據介紹,津西鋼鐵研發生產的熱軋鋼板樁應用于深中通道東人工島的臨時堰筑段施工,被項目施工方稱為“定海神樁”。
以熱軋鋼板樁等高端綠色建材核心產品為龍頭,目前,津西鋼鐵已擁有30余種高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占比逾70%。
近年來,我市致力于打造高、中、普“金字塔”產品結構,加快提高優質、特殊品種鋼材比重,支持發展高鐵用鋼、汽車用鋼、造船用鋼、建筑用鋼、模具鋼、高速工具鋼、電工鋼、高級管線鋼等高端材料,推動鋼鐵產品向高端化、精品化發展。
唐鋼750兆帕級熱軋傳動軸用鋼產品為國內最高強度級別;首鋼京唐公司突破世界首條多模式全連續鑄軋生產線設計極限,完成0.75毫米超薄規格產品軋制……在唐山,越來越多鋼鐵產品有了“精品”標簽。
產品邁向高端化,得益于科技創新“成色足”。我市堅持以技術升級提升高端鋼鐵產品比例,通過組建唐山鋼鐵應用技術研究院等,實施創新主體增量提質行動計劃,引導鋼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創建研發平臺、引進技術成果、突破關鍵技術,讓鋼鐵既有“產業高原”又有“創新高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