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 科學推進海水淡化工程
滄州四十多家臨港企業用上淡化海水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戴紹志)近日,在渤海之濱的國能河北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海水淡化抽汽梯級利用項目設備高速運轉,源源不斷將海水轉化為淡水,通過管道輸送到臨港企業。“憑借海水淡化技術,我們不僅解決了廠區生產生活自用淡水的問題,還為臨港40多家企業提供淡水。”國能河北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葉明星說,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對外供應淡化海水超1億噸。
滄州沿海地區地下水資源短缺,近年來,滄州市持續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科學推進海水淡化工程,向大海要淡水,穩步降低生產運行成本,不斷滿足臨港企業和群眾用水需求。
據介紹,國能河北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憑借自主創新的海水淡化技術,分三期建成大規模利用電廠余熱進行海水淡化的項目,通過運行4臺先進的海水淡化設備,每年可生產淡水超3000萬噸。
為進一步降低生產運行成本,提升燃煤機組發電效率,今年該公司又實施了海水淡化抽汽梯級利用項目,解決了海水淡化設備在機組深度調峰工況下穩定運行的問題,實現了機組全工況下海水淡化的穩定制水。
著眼提升沿海重點區域供水保障能力,滄州市將海水淡化水作為市政新增供水源,納入地方水資源統一配置體系。滄州市在沿海地區配套建設了70余公里輸水管網,形成日供水3萬噸的淡水供應體系。
以海水淡化工程為抓手,滄州市還積極打造海水循環利用產業鏈。國能河北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海水淡化產生的濃鹽水,輸送到附近的滄海文化風景區作為景觀用水,然后再循環供給附近的鹽場用作曬鹽和鹽化工原料,實現了海水資源的循環高效利用。
“結合綠色技術、智能系統、產業協同和未來能源需求,我們將加大海水資源深度利用研究力度,延伸濃鹽水產業鏈條,形成更具前沿性的產業鏈,向著電熱水鹽多聯產的綜合能源利用示范基地邁進,助力滄州市海洋資源開發。”葉明星表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