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被譽為"東亞藍寶石",擁有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是華北平原重要的候鳥遷徙停歇地?!堆刂雍春颖薄罚裉煲黄鹱哌M衡水湖,看魚躍鳥翔、人湖共生。

本臺記者 蔡卓凌:
碧波映日,荷香鷺舞。每年7月,衡水湖滿池的荷花與翠綠的荷葉交織成景。入夏以來,已有近萬只候鳥進入保護區繁殖,規模創歷史新高。這里不僅僅是候鳥的繁殖樂園,更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攝影愛好者 孟慶云:
這是鳳頭??育雛的照片。背上馱著小鳥,親鳥給它叼了食物來。每天早起早早地就來這兒拍鳥。

衡水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 焦則明:
震旦鴉雀、蒼鷺、夜鷺、白鷺、石鷺等,保護區監測記錄到的鳥類,從建區時的283種增加到現在的336種。
鳥類數量的增長源于對濕地生態的持續保護和修復。作為封閉性內陸湖泊,衡水湖無自然補充徑流的屬性,水質保證成為生態治理的關鍵。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 韓冰:
我們開展了沿線引水河道的綜合治理,針對1公里范圍內的風險點進行了仔細排查,管控入湖風險源。對湖區周邊所有的農村實現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管控的全覆蓋。

本臺記者 蔡卓凌: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衡水湖。我腳下的櫻花島,就有一段獨特的過往。它的前身是湖中漁村順民莊。為守護衡水湖澄澈水質減少人為污染。幾年前,順民莊實施了集體搬遷。一座集生態觀光、科普研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櫻花島應運而生。

衡水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 李建中:
對湖區周邊413家污染企業和飯店進行了關停和搬遷,對106國道進行了東移,最大力度減少了對生態環境和鳥類活動的影響。
生態補水、清淤疏浚、基底改造修復、沉水植物種植……以系統性思維推動生態修復,目前,衡水湖始終保持19.5米以上生態水位,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標準,主要污染物COD化學需氧量濃度從39mg/L,下降到22mg/L以下。

衡水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 焦則明:
我們以近自然理念為原則,將原來的水泥護坡修復成了現在的生態護坡。近兩年,我們持續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撒放魚苗365萬尾,蝦苗1.76億尾,延長禁漁期至10個月,以魚凈水的同時,為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 霍紀東:
清外圍、凈補水、遷湖村、治農污、修濕地、護生態,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路徑。
生態改善不僅引得百鳥來棲,更是奏響了候鳥振翅與產業騰飛的雙重交響。青頭潛鴨主題研學吸引京津研學團隊年均超10萬人次;"大美衡水 湖韻千年"實景演出,給周邊酒店帶來95%以上的入住率;每立方厘米達4600個負氧離子的環湖馬拉松賽道,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幾萬名選手參賽……"生態+文化+體育+旅游"的產業鏈成為拉動經濟、促進消費的新引擎。

游客:
風里有荷花的清香,尤其是看到這么多的鳥,心情特別舒暢。

游客:
既能感受大自然,又能學到生態知識。

衡水湖景區工作人員 周津:
今年衡水湖旅游景區共計接待游客127萬人次,同比增長32.9%。

本臺記者 蔡卓凌:
沿著河湖看河北。從生態修復到"生態+",一湖之治折射發展之變,衡水湖這一汪秀水的晉級之路,再次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例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