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國軒電池有限公司車間。人民網記者 李兆民攝
唐山市因煤而建,因鋼而興,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其發展曾面臨資源能源趨緊、節能減排任務加大的困境。如今,唐山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已涵蓋電池材料、電池裝備、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光伏、風電裝備等完整生態。
唐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全鏈條布局并非偶然,而是依托傳統工業積累的雄厚制造基礎、完善的物流網絡和產業工人儲備,唐山在新能源賽道實現了“彎道超車”。
近日,人民網“行進中國”河北調研采訪團走進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一探當地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

無人操作車間內機器人正在運送產品。趙亮攝
走進唐山國軒電池有限公司車間內,機械臂正以毫秒級精度組裝磷酸鐵鋰電池,AGV機器人穿梭運輸物料,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2016年落地唐山時,我們的產能僅為1GWh,而這個項目投產后,總產能將達30GWh。”唐山國軒營銷總監王雄斌的話語中透露著自豪。“平均不到兩年建成一期項目的速度,見證了企業在唐山這塊土地上的裂變式成長。”

唐山能源集團特來電智能充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人民網記者 李兆民攝

唐山的新能源重卡正在充電。唐山能源集團特來電智能充電設備有限公司供圖
“特來電在唐山不僅部署了覆蓋廣泛的智能充電網絡,更設立了重要的生產基地,確保我們對本地市場的快速響應能力和高效服務支撐。”唐山能源集團特來電智能充電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龔飛表示,正是這種本地化的智能充電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傳統重卡的高污染問題,并通過規模化、智能化的運營降低了用戶的綜合使用成本,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充電樁。唐山市豐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根據唐山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2025年底,唐山市將基本建成車樁相隨、智能高效、覆蓋全域的充電網絡,有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當新能源重卡在廠區間穿梭,當智能充電樁遍布城鄉,當電池產能持續攀升,唐山正以“新”能源重塑產業形態,以“新”動能激活城市未來。(馮亞濤、李昊洋、李兆民、朱延生、楊文娟、祝龍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