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石家莊市鹿泉區,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三樓展廳里又迎來一批參觀者。
7月16日,位于石家莊市鹿泉區的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線上作業。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攝
展廳里“科技范兒”十足——調度臺、數字集群基站、對講機、衛星便攜站、時頻器件等,各類拳頭產品一一陳列。其中展廳北側一款白色頭盔式的產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可不是普通的頭盔,而是我們最新研發的一款具有衛星通信功能的天通北斗融合通信終端。”遠東通信應急行業總監孫安宅介紹,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中,以這款終端產品為核心的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決方案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空天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賽道一等獎,為應急救援通信提供了新思路。
為什么要研發這款產品呢?
孫安宅說,遇到嚴重洪澇或地震等自然災害時,不少偏遠地區可能面臨交通和通信中斷的問題。雖然很多地方配備了傳統衛星電話,但常因操作復雜、信道擁堵等問題,使通信效率大打折扣。為解決應急救援通信不暢的問題,遠東通信專門研發出這款終端,并以其為核心打造了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決方案。
這款產品相比傳統衛星電話具有哪些優勢?
傳統衛星電話使用過程中,必須持續對準衛星尋找信號,但在救援過程中衛星電話通常會放到口袋或者屋里,不能持續處于對星狀態,導致外界與受災群眾聯系不上。
“為解決這個難題,我們經過多個方案的測試,最終選擇把天線放進頭盔頂部,實現了智能尋星鎖定,能夠保證衛星信號實時在線。這不僅免去了頻繁對星的麻煩,還解放了工作人員的雙手。”孫安宅說。
信道擁堵是傳統衛星電話的又一問題。緊急情況下,大家都著急對外聯系,往往會在短時間內撥出大量衛星電話,從而造成信道擁堵,導致部分呼叫失敗。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選擇了天通和北斗雙通道備份的方式,當天通信道擁堵時,工作人員可借助北斗衛星短報文通道,通過短消息的形式上報現場信息與指揮中心進行通信,從而大大提升應急通信的可靠性?!睂O安宅說。
既然引入了北斗短報文通道,研發人員順勢思考:是不是還可以通過這個通道,將終端的狀態傳輸到指揮中心,從而實現對所有終端的位置、電量、信號強度等信息進行統一展示和管理呢?
為實現這一功能,研發團隊一鼓作氣,持續攻關,經過專題實驗,最終完成了終端態勢在管理平臺上的實時展示。至此,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決方案順利完成。
6月24日,由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辦的“應急使命·2025”極端災害事故場景新質救援能力檢驗性演習在全國多地舉行。
遠東通信的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決方案在其中大顯神通。它有效解決了偏遠無信號覆蓋區域的應急通信問題,幫助實現災情快速報送與高效指揮調度。
在應急通信領域實現創新突破的同時,遠東通信在時頻器件領域的自主攻堅同樣令人矚目。
展廳西側,一只只指甲蓋大小的恒溫晶振成品有序擺放?!昂銣鼐д?,被稱為電子設備的‘心臟’。”遠東通信時頻事業部高級工程師張文平說,遠東通信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居全球前列。
然而,2006年之前,這種產品卻是受制于人。2005年,我國3G通信基站所用的高穩定度SC切(應力補償切割)恒溫晶振被國外壟斷,一只售價高達上千元。
面對這種情況,遠東通信的技術人員下定決心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們自己組裝生產線,不斷探索優化工藝,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使產品合格率逐漸從5%提高到40%再到80%。而且,產品的指標性能媲美當時的進口恒溫晶振,價格卻低得多。
如今,在這一領域,他們不僅研發出新一代超低相噪恒溫晶振,刷新了國內低噪時頻器件行業指標水平,為我國高端測試儀器國產化提供技術支持,還生產出小型化表貼恒溫晶振,結束了我國核心網網關設備恒溫晶振依賴進口的局面。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我們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更多創新性產品和系統性解決方案,筑牢信息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底座?!边h東通信副總裁張松軼說。(河北日報記者 賈東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