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雄安新區低空經濟融合實驗區訓練場,無人機教練正在指導學員進行實操訓練。 河北日報見習記者 李 暢攝
“速度壓下來!看準錐筒!”
7月10日下午,雄安新區低空經濟融合實驗區的訓練場上,河北雄安智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教練張喆的教學聲,伴著無人機螺旋槳的嗡鳴聲傳來。雄縣學員李尚璇手中緊握遙控器,正操控一架自重16斤的多旋翼無人機,在紅白相間的錐筒間進行模擬考試。
隨著雄安新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在這里圓了無人機飛手夢。
“他正為考取CAAC(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做準備。”張喆一邊指著空中的無人機,一邊介紹學員的情況。CAAC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分視距內、超視距和教員三個等級,獲得后就意味著取得了無人機合法飛行資格。之后,學員可以根據取得的不同等級的執照,分別在航空測繪、巡檢監測、農業植保、物流配送等多個行業從業。
理論考試是飛向藍天要過的第一道關。張喆向記者介紹:“超視距等級考試范圍涵蓋民航法規、無人機原理、氣象知識等,包含100道選擇題,80分通過,平時我們要求學員達到95分。”
“實操是重頭戲,分好幾個階段,馬虎不得。”張喆說,從水平360度自旋和8字飛行,到地面站航線規劃,再到盲飛科目,都有嚴格標準。以水平8字飛行為例,飛機航向與航線切線夾角不能超過30度,與錐筒垂直距離要在1.5到5米之間,且必須在3分鐘內完成。
場邊的遮陽棚下,李尚璇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流。“這個月就要考試了,地面站航線規劃和盲飛還得加把勁兒。”從小喜愛飛機的他,現在每天從上午八點半練到下午五點半。他要考取的超視距執照培訓一般25天左右才能學完全部課程。說話間,李尚璇已完成當天的訓練。
低空經濟越熱,產業機會越多。“我們在白洋淀附近還開展了青少年研學體驗課,讓北京來的孩子在淀邊飛真機、拍美景,目前已開辦兩期課程,次次學員爆滿。”河北雄安智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培訓負責人李廣宇介紹,他們未來還將在訓練場進行垂起固定翼無人機和穿越機訓練,培養更多專業無人機飛手。
目前,雄安新區已在應急通信保障、文旅航線開發、低空教育培訓等領域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河北日報見習記者 李 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