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多次強調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牢記總書記囑托,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共享智造"模式,助力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有79個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的148家企業建成共享工廠,惠及企業超12000家。
生產這樣一枚小小的釘子,通常需要幾步呢?答案是8步,而其中的核心環節磷化,難度最大、成本也最高。在邢臺市任澤區智能設備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很多零部件小企業以前都要到外地去進行磷化加工。
邢臺市任澤區鑫漢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曉玲:
本來這個工序成本就高,再加上來回運費,成本又高出不少。
正當眾多像鑫漢達一樣的小企業為這件事發愁的時候,"共享"成為破題的新思路。集群中的"鏈主"企業河北龍泉劍釘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合生產鏈條上的27家企業,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成立共享產業園區,將釘子生產特別是磷化等眾多小企業無法自行完成的工序,從設備到技術進行資源整合,打造3個共享車間,涵蓋了原材料、拔絲、進火等釘子生產全流程的8道工序。可以說,從原材料到一枚釘子成品,不出園區就能全部搞定。
邢臺市任澤區鑫漢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曉玲:
可以說我們只要帶著一紙訂單來,就能帶著產品走。入駐園區以后,我們年銷售額增加了15%以上,企業規模也跟著水漲船高,完成"小升規"認證。
成本降了,利潤高了,產業競爭力更強了。共享園區成立以來,避免裝備重復投資約3800萬元,年增加產值約3000萬元,覆蓋周邊140余家小微企業,合作和入駐企業整體生產效率提高35%,成本下降15%,利潤增長20%。
龍泉劍集團厚力五金產業園共享載體行政總監 鐔玉龍:
我們已經形成了全產業鏈的共享生態模式,持續引入產業鏈條相關企業補鏈入駐,推動產業集群向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
"共享"生產環節讓任澤智能設備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實現了提質增效、轉型發展,那么,研發環節的"共享"又能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呢?走進衡水安平縣這座占地1.6萬平方米的"共享智造"創新平臺,省絲網產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崔偉有些驕傲地告訴記者,他們最新研發的全國首條護欄網自動化焊接流水線投用后,將會給安平絲網產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河北省絲網產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崔偉:
我們安平絲網規模大、品種多、市場廣,這是我們的絕對優勢,但是在生產過程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比方說在焊接方面,我們的自動化水平低、人工焊接質量差,這又是我們大家的痛點。針對于這些短板,我們聯系了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研發了這條智能化焊接生產線,生產效率是人工的7倍。
作為全縣絲網產業發展的創新補給站,無論是研發上的堵點、卡點,還是生產上的難題,在這里都能找到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讓企業用最少的研發投入,就能共享研發資源和成果,真正讓企業能花小錢辦大事。目前,"共享智造"創新平臺配置中試設備260多臺(套),提供絲網編織、產品檢驗等中試服務1568項,已經研發改進絲網產品10余種。
網都河北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任璐:
接下來,我們還將與新能源領域相結合,研發氫能電極網、光伏印刷網等新產品,推動絲網產業向"新"發展。
共享模式助力,產業發展提速。截至目前,全省有79個重點集群148家企業建成共享工廠(載體),開放共享生產制造、研發設計、專業人才、檢驗檢測等資源,共享設備1萬余臺(套),帶動1.2萬余家企業參與共享。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集群推進處處長 邊少陽:
深入推進共享模式應用,計劃是每年培育10家左右共享"領跑者"企業。到2028年,我們力爭實現省內,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共享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全覆蓋,從而推動河北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 、高質量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