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我省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特別就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出重要要求,為我省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省石家莊市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場景應用為支撐,以延伸鏈條為突破,以集群發展為重點,大力培育本地企業,積極引進龍頭企業,不斷提升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水平。
活力中國調研行·河北篇
在位于石家莊鹿泉區的高性能陶瓷集成電路產業園內,兩家企業的工程師正在針對陶瓷基板產品展開聯合設計,因為在同一棟樓里辦公,他們業務交流十分便利。
河北均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工程師 鐘子苗:
我們之前設計一個產品的周期大概是3到4周,現在因為可以每天進行密切地溝通,我們的設計周期至少可以提前一周。
河北鼎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工程師 張雪麗:
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產品正式交付之后會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
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子陶瓷研發、生產企業,鼎瓷電子目前與園區內的其他8家企業互為產業鏈上下游,預計5年內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這種上下樓"好鄰居",又是上下游"好伙伴"的產業布局,正是當初鼎瓷電子落戶鹿泉的主要原因。
河北鼎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柱軍:
我們當時想打造一個這樣的園區,實現銷售、采購、服務各項都不出門,讓這個產業鏈上的企業抱團發展。
鼎瓷電子抱團發展的夢想,與鹿泉區產業鏈招商的做法不謀而合。鹿泉經開區派出工作專班持續跟進鼎瓷項目,不僅幫其對接5000萬元的產業基金,還從園區規劃、項目審批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
河北鹿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局一辦主任 張彩:
我們對上下游企業逐個進行了多次的考察和調研,在我們的整個廠房前期設計階段也做了充分的考慮,能夠保證這些上下游企業順利入駐。
前不久,鼎瓷的上游設備供應商,也從北京搬到這里。一條從前端材料到末端集成應用的高性能陶瓷集成電路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
河北鼎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柱軍:
未來,我們將不斷地擴大"朋友圈",引進產品檢測、陶瓷封裝、陶瓷組裝等上下游企業繼續入駐這個園區,不斷壯大我們這一條產業鏈條。
與其他招商方式不同,擴大產業鏈"朋友圈"需要精準發力。石家莊以鹿泉區為核心,打造20.16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制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對半導體芯片、現代通信、空天信息等五大產業鏈進行了深度的分析,發現鏈主企業僅有16家,占比2%。
河北鹿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局一辦主任 張彩:
比如我們的半導體芯片產業有65家相關的企業,但其實我們的鏈主企業目前是只有4家,因此我們作為招商的重點工作就是引進更多的鏈主企業,借助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達到強鏈、延鏈和補鏈的目的。
結合產業實際,石家莊制定"鏈主"企業招引目錄清單,組建專業團隊赴北京、上海、珠三角等地開展靶向招商,同時,通過設立主導產業專項資金,支持本地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位于石家莊高新區的通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后,獲得石家莊市級獎勵資金1000萬元。
石家莊通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經理 張龍:
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研發創新的活力,也堅定了我們在石家莊發展的信心,這個是我們在高新區正在建設的總部擴建項目,總投資6個億,一期工程將于明年的4月份竣工,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將達到35個億,產能相對現在要翻三倍。
通合電子的高功率充電模塊產業化項目建成后,將串起一條包括功率半導體、磁性元件制造、鈑金加工等數十家大中小型企業組成的功率變換設備產業鏈。而在石家莊,得到產業獎補的電子信息企業并非通合電子一家。
石家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王士忠:
我們以獎勵、貼息、補助等方式,從園區建設、項目落地、企業培育、科技研發等方面重點支持產業發展,累計已經為537家新一代電子信息企業兌現了獎補資金2.1億元。
除了"真金白銀"的支持,石家莊還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成立研發機構,幫助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從"硬條件"到"軟環境",石家莊多維度發力,吸引鏈主企業入駐并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目前已經建成了以鹿泉區為核心承載區,輻射高新區、市內四區、正定縣等區域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其中鹿泉區重點發展半導體、現代通信、汽車電子,高新區重點發展能源電子、光電信息,正定縣重點發展數字經濟,市內四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服務業。共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10個,規上企業306家,2024年營業收入實現1381.7億元,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石家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王士忠:
形成涵蓋研發、生產、配套服務的全產業鏈條體系,力爭2025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高地,為加快石家莊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