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科技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力爭在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上取得新突破,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牢記囑托,我省以創新為驅動,圍繞鋼鐵、現代交通、綠色化工等產業建設省實驗室,打造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攻關、再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策源地,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在燕趙鋼鐵實驗室曹妃甸研發中心,技術人員們正在開展3GPa超高強度高塑性鋼中試試驗。這塊看似不起眼的鋼板實際上科技含量十足,它通過力學冶金技術創新,能夠在合金用量更少的情況下,實現更高的抗拉強度和更好的塑性和韌性。這種"少合金 高性能"的特性,可以讓它在防護裝甲、飛機起落架、探測器動力軸等高端裝備中大顯身手。
燕趙鋼鐵實驗室副主任 楊志南:
3GPa鋼就是我們這個技術體系下一個代表性的成果,比方說我們大宗的產品、低合金高強度鋼,都可以用力學冶金技術體系來實現它的提質增效,實現它合金的減量化使用,來提高它的性能。
河北是鋼鐵大省,著眼于推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我省建設了國內首個聚焦鋼鐵領域研究的省實驗室,圍繞鋼鐵資源綜合利用、鋼鐵能源綠色高效、鋼鐵流程數字智能、鋼鐵產品提質增效等四個重點領域,設置鋼鐵冶金全流程綠色低碳技術等8個主要研究方向,開展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實驗室由華北理工大學和河鋼集團牽頭共建,集聚9家高校院所、30多家企業,為項目擴大實驗規模和中試驗證提供了平臺,也為技術的工業化應用搭建了橋梁。
燕趙鋼鐵實驗室副主任 楊志南:
我們的研發中心有一整套的全流程中試平臺,我們的成果就能夠從實驗室走到中試,然后為下一步走到企業實際應用,奠定很好的基礎。
企業、研究院、高校三方聯動,各展所長、互補共進,串起科技創新的"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華北理工大學副校長 許瑩:
這種模式就是讓老師們、研發人員,更具體地、更直接地知道我們的企業需求在哪里,同時我們的技術研發的針對性在哪里,也縮短了我們的研發周期,直接和間接的已經達到2.2億轉化成果。
燕趙鋼鐵實驗室不僅為高校提供了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平臺;企業出題、實驗室答題的新模式,也在為我省鋼鐵產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在河鋼集團,汽車用先進高強度雙相鋼已經從實驗室走向了產線。
河鋼材料院汽車材料研發中心主任助理 董伊康:
聚焦了行業的前瞻性發展需要和這個市場趨勢,開發出一種強度更高、碳排放更低的一款新產品,降碳幅度能夠達到40%以上,整個技術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并且未來的增長的空間是極為廣闊的。
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回看解題全過程,協同是貫穿始終的關鍵:高校帶來理論基礎,企業提供工程實踐,實驗室則搭建平臺,有效縮短從"想法"到"落地"的時間。
河鋼材料院汽車材料研發中心主任助理 董伊康:
那么針對這些問題實驗室來集中相關的優勢資源聚力攻關,我們企業可能更清楚地了解下游客戶需要什么,以及我們的痛點在哪里,我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工程經驗,包括海量的生產數據,也能夠共享給高校團隊,在這種結合下,能夠讓研發的效率更高。
目前,燕趙鋼鐵實驗室匯聚370多名高水平科研人員,已突破4項顛覆性技術,解決40項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布局重點主導產業,我省還設立了綠色化工、現代交通、電力等實驗室,匯聚多方合力,打造從技術攻關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策源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